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铺就教育交流“双向车道”

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铺就教育交流“双向车道”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12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走进高校新闻特别行动

铺就教育交流“双向车道”——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采访纪行

初夏的复旦校园,草木葱茏,环境安谧。校园西南边有座古典牌楼式老校门,虽不具备通行功能,但还是吸引着学子们的关注。将要出国留学的学生会来看一看,在这里留下一份牵挂;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也会来看一看,在这里感受这所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悠久的文化传统。古老的校门默然矗立,见证着复旦大学的发展与变迁。

近年来,复旦大学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与国外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拓展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涵。在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一批批本校学生走出去访学交流,一批批留学生走进来研修学位,学校搭建起七彩缤纷的国际交流之桥,多元化、国际化的学习氛围蔚然形成。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表示:“当今多元文化的国际背景,让复旦学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要适应国家走出去的创新转型发展需要,推进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更多地把学生派出去,更多地传播中国经验。我们的志向是‘高端介入’,争当对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留学生教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

安琪,复旦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大三学生,一名热情大方的俄罗斯姑娘,来中国已4年多的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安琪有一个梦想:回国创办阿里巴巴那样的电子商务网站,做俄罗斯的“女马云”。

“作为留学生,我觉得在复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周围的任课老师、辅导员、同学都很关心我,帮我从比较正确的角度接受发生的事情。”安琪非常享受在复旦大学的学习过程。她是学校国标舞蹈协会会长,学习之外十分活跃,4月中旬还参加了“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的比赛。

像安琪这样在复旦留学的外籍学生,包括学历生和非学历生,2012年共有6952人次。不论绝对数量还是学历生数量,在全国高校都名列前茅。但留学生数量并不是复旦大学开展国际化办学的唯一追求,2011年,复旦留学生为7115人,单从人数看,似乎还有减少的趋势。

“这几年,我们的留学生教育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型,着力提高学历生的比例,学历生中增大研究生的比重。”复旦大学留学生工作处处长杨增国介绍说,在2012年的6952名留学生中,42%是学历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超过1000人,较前一年度增长了11%;像安琪这样的本科生则有1915人。

复旦大学提高留学生层次的一大举措是全英文授课。要吸引欧美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仅靠语言生还不够,语言关需要一两年才能过,必须开设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留学兴趣。目前,复旦有15个全英语授课硕士项目,如中国政治与外交、中国经济等,本科层面则有全英语授课的临床医学,每年招收40名学生。2012年,复旦一共开设了全英语课程181门次,其中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有5门,上海市级示范全英文课程有8门。

针对当前留学生中学历生少、理工科学生少的状况,复旦大学采用灵活机制,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研究生院与留学生工作处合作,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药学院、信息学院去年招收了用英文授课的博士研究生,分别来自荷兰和泰国。“如果按部就班,这两个方向的学生可能读不了复旦博士,或者进来了也不能毕业,但我们既坚持基本的培养要求,又在具体的教学、考核方式上加以变通,给他们创造了更好的接受高水平学历教育的条件。”杨增国说。

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去

迎进来、送出去,这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两面。复旦大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境外大学和科研教育机构签署了300多份交流协议,与境外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出国访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新闻学院传播学系2009级学生项俊已参加过两次交流。大二暑假,他去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了为期5周的暑期课程,学习即兴演讲和东亚哲学两门课,可以转换为复旦大学的学分。第二次是大三上学期,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交流了一个学期,选读了国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偏学术性的课程。

在美国暑期交流期间,项俊感触深刻的是,与同学交流时一定要主动勇敢,他们都非常友好。另外要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进而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近年来,复旦大学出境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呈快速增长势头,2012年,通过协议出境访学的学生有2316人,几乎是2005年人数的3倍。出国项目包括学期学年制交流项目、双学位项目、实习项目、暑期课程项目等。目前,与复旦大学有学期学年制学生交流合作关系的高校已达150多所,学生前往学习一个学期至一个学年,无需交纳额外学费,或者可获得全额奖学金。

如果加上学生自主联系而非校际交流的短期出国学习,则人数更多。复旦大学推出非基于协议的个人访学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国外高校,前往游学。外事处、教务处共同列出一个自费留学指导性名单,包括全球排名前50名高校、部分合作伙伴高校等总共165所,本科生自费前往这些高校,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由此为学生开辟更广的游学路径。

对于学生出境访学的费用,复旦大学提出了“三个一点”的解决办法:学校争取一点,学院补助一点,学生承担一点;在与外方谈判确立项目时,多为本校学生争取利益,争取各类基金和广大校友的赞助,筹划奖学金助学金。

复旦大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介绍说,目前,学校30%的本科生可以在4年期间出国出境交流学习;在所有出境访学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可以得到赞助,不久受益学生有望达到50%。

当初项俊去美国进行暑期交流,得到了来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基本可以覆盖学费、路费、住宿费、生活费;去香港交换一学期,无需交纳额外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则获得了校友资助。项俊说:“两段游学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的大学生涯更加绚烂。”

发挥学院办学热情以机制创新保交流长效

引学生进来,送学生出去,总体谋划的是学校,具体操作的则是院系。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热情,以机制创新确保国际交流高质长效。

2003年,复旦大学成立留学生处,举全校之力做留学生工作。学校层面加大政策制定力度,同时提高院系在开展留学生教育中学费收入的比例。学校规定,接收留学生学费的70%归院系所有,学校只拿30%。对于这种七三开的学费分配方式,杨增国说:“以前留学生教育的学费大头在学校层面,我们舍得放给学院,这样一盘棋就下活了。”2012年,复旦大学派出学期交换生897人,其中学校项目占57%,学院项目占到了43%。

留学生多了,规范管理显得越发重要。复旦大学留学生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趋同管理”。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用餐,而没有把留学生集中起来单独上课或设立专门的留学生餐厅。研究生写毕业论文,用中文写要有英文摘要,用英文写要有中文摘要,最后都需参加答辩。

送学生出去访学也一样,既有学校层面的项目,也有学院层面的安排,各个渠道都能让学生参与海外交流,并把学分换回来,成为学历学位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文学院、管理学院,2012年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本科生比例达到或接近90%,远远高于全校平均比例。

在各种出境学习项目中,学期学年交流最受学生欢迎,但机会毕竟有限。复旦大学大力推动与海外高质量高校合作举办暑期班,既不影响学生在本校的学业,也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学生在美国众多知名高校的暑期课程中选修学分课程,诸如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可以集中学习几门课程并获得学分。同时,复旦大学努力把海外先进课程引入学校,让两方的学生共同上课。比如,哈佛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办暑期学校,同时派教师面向中美双方的学生开课。这样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暑假,却营造出一种小而精致的国际化氛围。

留学毕竟需要一定花费,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承受得起。复旦大学提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样拥有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2011年,复旦资助31名经济困难学生出境访学,总金额70万元;2012年则资助82人,总金额达163万元。(记者 董少校 唐景莉)

《中国教育报》2013年6月6日第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教内涵发展重要课... 下一篇:杜玉波:提高质量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