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日前印发。《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管理工作和个人学术工作的关系,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减少社会兼职和学术活动,在工作时间不能从事个人学术活动和与学校发展无关的社会活动。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
大部分的高校领导干部,都是从事学术研究出身。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主要领导,几乎是所有的校长,以及绝大部分的党委书记,都是出色的学者。教育部的规定意味着这些校长书记们就要远离学术研究,无论对公对私,表面看来有些“可惜”。
确实,部分高校的领导一边忙行政一边忙学术,获批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项目,发表一篇又一篇的学术论文。要投入那么多精力,而大部分高校领导基本都能应对自如,莫非他们是“超人”?世界上没有超人,这些领导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双肩挑”,秘诀是在于具体的科研工作,本人基本无参与,而是由其他人负责完成。而取得的学术成果,又由领导同志们来领衔。
这首先是对学术本身产生了伤害。平心而论,在学术研究日益复杂,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学术研究的分工很正常,也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越投入,无疑研究水平就越高。反之,则不能保证好的结果。因为项目负责人之所以能够获得项目,无非是政府和社会看中了其学术声誉和学术研究能力,因此他本人对研究工作的投入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领导行政、学术两手抓更严重的后果是对高校的风气,尤其是学术风气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作用。部分高校负责人项目的取得,是动用了他所能够动用的行政资源,这既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水平,对其他人来讲,也是一种不公平。但却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是把学术研究当作终身的志业,而是作为进阶的工具,以学术研究来博取行政职位,以行政资源博取学术资源,而把学术研究本身放在次要的地位。中国高校形象屡获差评,备受人诟病,恐怕这是个重要的原因。
教育部的这个意见,来得正是时候。如果这个意见真的能够落实,那意味着那些学有见树的学者从事行政工作就是一种牺牲,这会令很多人自觉地止步,相反亦然。这在国外已经是惯例,而在我们这里,虽然提出来得有点晚,但终归是件好事。而更重要的,则是能不能落实。以目前的现实环境来看,似乎难以令人乐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广州日报:第三方监测或能保教育减负独立性 下一篇:政协委员称研究生已泛滥成灾:当反思教育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