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科技大学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中牵头获得两项重点专项,标志着学校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立足于海洋,围绕国家重大项目,跟踪行业需求,重点研发急需的和国内外领先技术,助力国家海洋强国、江苏海洋强省建设。”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葛世伦介绍,在江科大,目前有近300项国家级项目,有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有多项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为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特色办学支点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大型挖泥船、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倡议,江苏科技大学从参研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日益彰显“船舶、海洋”办学特色,以特色办学驱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以江苏高校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海洋装备研究院,并启动研究院自培育项目研发。“研究院的成立改变了教师研究分散,重学术轻应用的局面。”该院院长蒋志勇说。
目前,海洋装备研究院参与了第七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智能制造等8个船舶与海工类国家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累计培育研发24个产品样机、3项设计技术、两个软件产品,拥有120多件专利,完成海装院产品“江科大海装”“深蓝科技”商标的注册申请,实现了高产出、高速率、高起点建设目标。
“江苏科技大学坚持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定位,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这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江苏科技大学的众多科研骨干一致认为。
以技术攻坚为“大国重器”增色
“选择产品和项目,非常需要勇气。我们除了做一些急需的设备外,也做一两件国内国外领先的东西。比如LNG汽化器热交换器的芯,就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蒋志勇告诉记者。
印刷版式LNG汽化器广泛应用于汽化船、浮式发电站、新燃料船等,市场需求广泛。海洋装备研究院组队研制的印刷版式LNG汽化器紧凑、体积小,成品只有0.15立方米大,把原来一个房间大小的热交换器变成4本A4书的大小,不仅低于科技部指南要求的0.5立方米,还完全改变了传统工艺路径,利用了3D打印新工艺技术,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创新。这项新技术得到了中海油气电集团技术中心等10余家海工企业和科研机构青睐。
大型挖泥船综合控制与关键装备保障一体化系统是江科大为打造“大国重器”作出的又一项重要技术贡献。该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朱志宇介绍,该系统是大型专用工程船的“神经中枢”,过去一直被欧洲某公司垄断。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江科大在该系统的综合控制技术、关键装备保障技术、能量管理智能化技术和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提高了大型挖泥船的作业能力,打破了欧洲公司的垄断。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90多艘大型挖泥船及其他专用工程船,其中,大型挖泥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像这样的技术创新,在江科大还有很多。江科大人坚守海洋,也日益彰显出逐梦海洋创新的自信。“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好。”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项目负责人卢道华教授自豪地说。
以培育工匠为行业腾飞作贡献
江科大副校长嵇春艳告诉记者:“面向船舶设计与制造工业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学校设置了相对完整的船舶工业学科体系,学校的6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涵盖了造船所有领域,其他非船舶传统专业在建设上也强化了船舶背景。”
作为一所培养船舶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江科大是中国船舶及配套工业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近年来,学校瞄准国家新兴产业增长点对相关专业人才的紧缺需求,基于已有的优势学科基础,新增设了“海洋工程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
以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为例,该专业密切结合造船,专门为船企培养会计人才,受到船厂的欢迎。学校还在长江三角洲、河南洛阳等地,建有近百个与船舶制造行业相关的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校外工程认知实习、工程生产实习、工程科研训练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40年本科办学,学校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其他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毕业生遍布我国船舶行业各个科研和企业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及很多地方等知名船企中,近三分之一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来自江科大;在省内,三分之一以上船舶中小型企业都是由江科大船舶与海工类专业毕业生创办,10年来,近两万名毕业生扎根船舶行业和海洋、国防事业。葛世伦说:“可以这样说,只要有船的地方,就有我们江科大学子的身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