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关于“福州大学建校60周年:斩获18项国家科技三大奖 开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征程”相关资讯文章,一起关注一下吧~
27日,福州大学举行创新发展与“双一流”建设论坛暨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付贤智会上表示,该校已完成学校第六届党代会提出的“创业型东南强校”建设指标,基本建成东南强校。作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在新时代吹响了向“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创业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进军的号角,朝着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阔步迈进。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钦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主席梁绮萍,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洪芹,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杨贤金,福建省政协副主薛卫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原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叶双瑜,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常委陈聪聪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由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主持。
相继斩获18项国家科技三大奖
60年来,福州大学先后入选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福建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成为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据付贤智介绍,该校创建了全国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973、86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在内的一批国家重大重点攻关项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骨干人才,被誉为“福建省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时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的卢嘉锡先生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领域率先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原子簇”模型,即“福州模型”。同时,在合成氨、算法结构、电极材料、光催化、图论、逆变电源、遥感监测、数字地貌、拱桥建设、建筑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光电显示、工业经济、金融汇率、工艺美术以及海洋文化等领域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性研究和艺术创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共获得18项国家科技三大奖,2项教育部社科成果奖,并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ESI论文篇均被引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开创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格局
60年来,福州大学注重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赢发展,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军事科研部门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创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崭新局面。
从为一机部、交通部、石油化工部等国家部委委托培养人才,到与水利电力部、煤炭部的联合办学,再到与晋江、泉港和紫金集团的合作办学;从开办科技开发公司、兴办校办企业,到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发展智库;从支撑数字福建建设,到12个化肥催化剂、6个系列光催化产品的产业化等等,福州大学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了解,福州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对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覆盖,对主要产业覆盖率超过93%;学校的“市校科技合作工程”涵盖了全省九地市,并向省内外发达县、市、区延伸;同时,学校还在福建省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法制建设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截至10月25日,2018年福州大学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金额达2.51亿元,全校各类捐赠、捐建、合作共建项目额达11亿多元。
开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60年来,福州大学不断开疆拓业,从攻坚克难建成怡山校区到发展成为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厦门鼓浪屿、集美和泉州晋江、泉港等7个校区,从建校的4个工科系到发展成为拥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与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国际学院,并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进入新时代,福州大学坚持创业型和国际化办学理念,开启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陈永正表示,将坚持特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创业型大学”建设道路,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积极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体系,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路径,力争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一批在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术成果,转化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科技成果,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还举行了福州大学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合作签约仪式,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宏东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以及“襄教树人奖”“热心福州大学教育事业贡献奖”表彰仪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