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颜晓峰:厚植思政教育 涵养精神世界

颜晓峰:厚植思政教育 涵养精神世界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8-10-29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高校思政课质量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思政课成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效果程度。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提高思政课质量,“两个质量”一起抓,就能达到“两个提高”一起上的目的。

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更加重要。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大学生处于青春成长发育期,既有物质生活的强烈需求,更有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大学生知识水准较高、人生目标较高,自我意识、认知能力较强,更有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普遍愿望。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大学生在校期间,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为他们创造体验美好精神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

思政课负有重要职责、独具优势。大学生精神生活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相互渗入、相互作用的过程,就外部因素而言,有家庭、社会、校园、课堂等环境因素。思政课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具有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思政课的内容来看,思政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理论思维;讲授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提高大学生的人生境界、道德水准、法治素养;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拥护社会主义的立场、树立接受党的领导的态度。从思政课的特点来看,思政课覆盖所有大学生,影响面广;思政课与大学生专业、就业和职业相关联,有利于从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方面着力;思政课与大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接轨,是帮助他们解疑释惑的有效方式。思政课的效果是思想性、价值性、精神性的,最有助于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思政课要落实到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是思政课的根本职能。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教学合一,通过大学生的学习、思考、接受过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目前思政课教学还是存在单方面输出多、双方互动感应少的情况,对学生的思想活动和精神世界还是影响不够大、触动不够深。思政课只有深度进入大学生精神生活,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让他们受益匪浅、受益终身,立德树人才能落到实处。

思政课需求可区分为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学分需要。也就是通过考试、拿到学分。不少学生都保持在这一需要层次。第二层次是求知需要。出于对政治理论、中国历史、了解社会的兴趣,课能听得进去,课堂有收获。第三层次是思想需要。对世界、历史、社会、人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喜爱思考问题,思想存在困惑,希望从思政课堂上得到启迪。第四层次是享受需要。也就是精神享受、审美享受、觉悟升华。聆听名师名课,受到感染震撼,激发心灵共鸣,获得美好精神生活体验。

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首先要提升思政课需求的层次性。学分需要是硬约束,还不能称得上高质量精神生活需要。从求知需要开始,才是高质量精神生活需要,而且思想需要、享受需要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一定能体验到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但如果能体验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这对他们一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持久的。

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其次要加强思政课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导航仪,推动思政课在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上担当责任、有所作为,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有利的教学导向。一是要把政治标准落实到进头脑、转观念、树理想上。思政课政治功能的检验,最终要看大学生的接受、认同、启发、感化、升华程度。二是要具体分析学生对教师的打分。高分和低分都有各自的共同原因及特殊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要“有”分数论,不“唯”分数论。三是要形成适合大学生阶段、适合思政课特点的考试评分标准,不仅看知识点的掌握,而且看认识问题的能力。四是建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综合评价体系,将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之中。

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再其次要优化思政课的需求侧。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注重精神生活,提升精神生活内涵和品位,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珍惜思政课设置的学时、花费的资源,珍惜思政课教师的辛勤劳动、循循善诱,将思政课的政治效益、知识效益、思想效益、精神效益发挥至更高水平。

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最后要完善思政课的供给侧。教材为本,要精益求精,打磨思政课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就能够获得精神营养。教师主导,思政课教师的态度、素质、水平是重中之重,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思政课教师激励的力度。作为思政课教师来说,育人先育己,要用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力量,在大学生中塑造形象、树立榜样、行高为范,成为活生生的美好精神生活样本,成为大学生高质量精神生活的楷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彭宇文: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双一流”建... 下一篇:孙一平: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