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随着《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出台,中国高校的人工智能研发有望从‘跟跑’转向‘并跑’‘领跑’。”日前在浙江召开的第四场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对高校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信心。
教育部在今年4月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18条重点任务和三个细化专栏,着力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如何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是《行动计划》关注的焦点。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更需要系统谋划部署、更需要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学校与惠普、华为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个创新实验室,依托平台,从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性学术竞赛、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
“我们让学生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实现‘练中学’;让学生通过学术竞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实现‘赛中学’;让学生主持创新项目研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研中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建东表示。
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介绍,清华大学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的文件。学校刚刚批准了法学院的“计算法学”工程硕士项目,是人工智能与文科深度融合从而产生崭新学科专业方向的一个尝试。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等领域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清华大学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尤其是军事需求,研发关键应用技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军民融合。学校与腾讯、搜狗公司已经开展了超过10年的战略合作,一大批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腾讯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尤政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 下一篇:数学基础差还有机会逆袭吗?(附考研数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