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大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计划通过“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资源集聚地”等一系列措施来服务中国制造2025,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中国的优质产能“走出去”,并将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教育援助的渠道和政策,以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培养能够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交流和学习的国际化职业技能人才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7年年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向社会公布了于2016年12月27日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再次强调了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并尤其重视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那些今天的职校学生,或许明天就有机会成为各类制造企业的小组长、厂长、业务代表乃至企业家,在不同的岗位上肩负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 “摇篮”, 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以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务和职业英语考试,托业为中国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感到欣喜和欣慰,也有幸见证了各类高校、企业和职校在使用托业测评潜在和现有员工的职场英语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日趋紧密的合作。为了使广大托业考生和读者对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以及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托业项目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刚老师来“说说”高等职业教育 。
嘉宾: 崔刚,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与崔刚老师的见面约在了清华大学附近,刚来到清华大学门口,就见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炎炎夏日里,汗流浃背的他们眼神熠熠生光,都想一睹这座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的真容。
帮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和实现名校梦想一直都是中国家庭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就像是隐在光辉下的影子,安静成长。可是又有几人知,清华学子也曾戏称清华为“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这里面或多或少是否也隐藏着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呢? 正如崔老师所说,目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处在一个转变的阶段,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劳动市场对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将会不断提高。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让我们今日且看一二。
国际化人才= 归国留学生?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给21世纪的人才标准赋予了很多新的定义,其中话题度最高的非“国际化人才”这个概念莫属。目前国家已制定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计划,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出了顶层设计和行动部署,提出“宽领域、多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需求。而随后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则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规划,着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教育共同体和科研共同体建设,推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调发展。那么这些行动规划全力以赴想要培养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国际化人才其实是对劳动者素质的一个新定义,”崔老师这样介绍道,“不是说你出过国就是国际化人才了,国际化人才更多是指能立足本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劳动者'。此处的视野不仅仅是你的见识,还包括你的信息获取渠道和看问题的角度。”
与崔老师观点类似,人民网也曾发文称落实“一带一路”需要培养“CCTV”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国际理解力(C,Comprehension),要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理解和包容多元国际文化和价值观; 国际竞争力(C,Competitiveness),要让学生拥有国际化的专业素养,具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同台竞争并成功胜出的能力;然后,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T,Trans-culture),要提高学生国际语言交际能力、国际表达能力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V,Vision),要培养学生国际化的思维习惯和国际化的眼光。
“留学低龄化”和“归国潮”这两大现今留学市场热潮其实也是人才国际化趋势下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想要让孩子早早地接受国际化教育,了解他国文化,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而“归国潮”则是中国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真实反馈,无论是想要“走出去”的国企、民企和初创企业,还是在华求变的外企,都试图将国际化人才招致麾下,以帮助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这些归国留学生是否真的跟国际化人才之间划上等号呢?对此,崔老师有自己的观点:“出国学习或工作能直观感受国际环境固然是好,但是不一定非要出国才能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其实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途径:学习英语。”
“学习一门新语言就如同打开了另一扇文化的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你可以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风俗文化、经济政治和商业环境,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朋友,这在无形中丰富了你理解世界的角度。同时,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也可以拓宽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崔老师继续道,“能够运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围绕一个专业问题搜集并整理出有效、全面的信息和数据,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实,这也是21世纪劳动者素质的内涵,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目标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或许可以成为培养国际化制造业人才一个不错的开端。
以赛促教,是机会还是挑战?
在我们的采访中,崔老师还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中职和高职院校学生竞赛活动,每年一次,自2008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届,2017年的大赛刚刚在天津落幕。比赛项目涵盖了不同专业领域近百个分赛,其中就包括了职业英语技能和英语口语项目,崔老师是评委之一。大赛也被誉为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
随着比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赛促教”这一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而技能大赛表面上是在“赛学生”,实质上是在“赛老师”,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赛的成败。因此,职业大赛对职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职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和职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现今的职业学校在教学当中普遍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直接“从学校走进学校”的年轻职校教师,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理论知识、但相对缺乏制造业的实践经验,对制造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和工艺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在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的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另一种则是实践多教学弱,比如那些已经在制造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技师或者经营管理者,在加入职校成为“新鲜教师”之后,往往没有教学经验,很难将自身的技术实践有效转化成能被学生接收的知识,另外,这些教师通常也缺乏闪亮的教育背景,在评职称或其他职校教师评估中占尽劣势,使得他们在职校的发展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使得愿意“从企业到学校”的一线制造业人才少之又少。
面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希望通过将技能比赛常规化,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很多职业院校围绕技能比赛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其中也包括英语教学的改革,我经常也会被邀请去给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崔老师跟我们分享道,“现在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高职院校的老师们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说实话,对老师们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也唯有老师先成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培养出理论和动手能力齐佳的学生来。 “
“没有挑战哪来的机会!我们以前说职业教育看德国,看日本,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佼佼者。比如我们都知道德国、日本的汽车制造很发达,在安装汽车配件时,他们的组装人员每次劲儿使得都恰到好处,而我们的组装人员有时可能处于安全考虑会将螺丝使劲拧紧,以保证万无一失。殊不知,这一使力就过头了,可能影响到了整车的性能。”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在学习了解他国经验的同时,中国也在慢慢朝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方向发展。2016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着力提高质量,强化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示范项目,举办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 鼓励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主动学习合作并发扬 “工匠精神” ,积极帮助中国制造业将工艺和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当职校教师愿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行产业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已经在走向成功。当教师自己逐渐成长为国际化的人才时,培养国际化的人才也将会变得水到渠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1.9% ... 下一篇:在中国,说英语的职场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