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终于赶在了2017年结束前公布。学科评估是高等教育界的大事。过去学科评估的结果按排名公布,每次都会引发诸多议论。此次公布恰逢各高校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制定并公布建设方案之时,自然更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科评估对于高校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大众究竟该如何看待学科评估的结果?学科评估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究竟如何起到引导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业内学者的解读———
■杨颉
岁末年初之时,朋友圈突然热闹起来了。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这一消息立刻成为热点新闻,不断更新的消息瞬间刷爆了手机屏,接踵而至的是媒体网络上关于这一轮学科评估的各种评论。央媒网站发布整体情况,地方媒体发布本地区高校的成绩,高校网页上宣传学校取得的佳绩,手机上则可以收到角度各异的各类分析评价,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在不遗余力地挖掘与之最有利的新闻点。
对学科评估结果的关注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界,在结果公布不到半小时,就有五位非教育界朋友来电向我证实或询问相关信息。有一位朋友甚至直接问我是否有必要根据本轮学科评估结果重新选择孩子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向。一场全民参与的学科评估嘉年华就这样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意料地开始了。
对于高校而言,学科评估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教育主管部门会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开展各类评估,如学科点合格评估、学科审核评估等。
其中受到关注最广泛的就是由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该评估开始于2002年,按一级学科为单位,对学科办学绩效进行评价并排名,同时公布评价结果,迄今为止共开展了四轮。
学位中心公开资料显示,第一轮学科评估有229家单位的1366个学科参评,第二轮有331家单位的2369个学科参评,第三轮有391家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本轮增加到513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每轮平均增长率高达76%。根据前几年的全部在建学科数估算,参加第四轮评估的学科数接近或超过75%。
虽然内涵建设比学科排名更重要,但是透过学科评估,大众对高校学科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早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后,就有不少大学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涵建设比学科排名更重要”。主管部门也提醒大学不要太在意排行榜,一流大学终究要看底蕴和声誉。但是为何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依然如此受媒体和高教界的追捧,学科评价结果依然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呢?
姑且不去评价学科评估是否科学客观,我们首先分析它存在的必要性。
学科评估的第一需求方是政府主管部门。虽然学位中心多次声明,学科评估是非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评价,由学校自愿报名参加,但是其官方背景显而易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改革走向深入,政府部门亟需加强对教育政策与教育资源投入成效的评价,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评价尤为重要。
不可否认,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是目前与国家学科目录对接最好的评价系统,其评价结果深刻影响着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为此各高校不敢掉以轻心,越来越多学校和学科“主动”参与到学科评估中来。
学科评估的第二需求方是广大人民群众。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老百姓对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渴望程度前所未有,对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期待程度前所未有,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绩效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
透过学科评估,普通大众可以直观且简明地了解各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特色。学科评估的第三需求方是高等院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早已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大众有更多的高等教育选择权,因此,高等院校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办学质量和特色。
与其它类型大学排名相比,学科评估有着可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势,让规模不大的特色院校在评价中也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如,在本轮评估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三个核心学科均入选A+档学科(前二或前2%),超越了不少部属院校和原重点建设高校。也有部分发展迅速的院校希望通过权威评估来提升学校的社会存在感和影响力。
单一的排座次简单粗暴,甚至扭曲评估本意。此轮评估直接采取分档的方法,淡化分数和名次
分档公布评价结果是本轮学科评估的一大变化。学科评价的功能有许多,帮助学科在全球或区域中准确定位是其中重要功能之一。排名是最常见的定位方式,有着简明易懂、方便比较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简单粗暴的弊端,如过小的得分差距并不能科学表明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
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位中心就采用了聚类的方法,将评价得分接近的学校聚成一类,不再按小分进行排序。
在本轮评估中,学位中心进一步淡化分数和名次: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最高档不再是“独占鳌头”的魁首,而是成为“数一数二”的A+档,即在本学科参评高校中位居前二或前2%的学科;第二档为A,指在本学科参评高校中位居前5%,但未进入A+档的学科;第三档为A-,指在本学科参评高校中位居前10%,但未进前5%的学科。这三档学科被统称为“优质学科”。其后的B+到C-的六档,每档依次下降10个百分点的入选门槛,本次参评的学科中位列后30%的学科则不公布名单。
评价结果分档的优点在于有利于热门学科与冷门学科之间的比较。如,本轮参评天文学的高校仅八所,若不按档公布,容易被人理解为都是办学不错的排名前十学科。
分档公布结果会出现“断档”现象,如同济大学的海洋科学按评价得分至少位列全国前四,但由于参评学校较少,因此根据分档规则仅被列为B+档。同时也导致了A+档210个总数与A档156个总数,出现入选学科数倒挂的现象。
而且,由于本轮评估没有公布各学科得分,难以通过分档了解各校之间的差距。
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北京市以89个A+学科的成绩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其A+学科和优质学科(A+、A、A-合计)占在建学科比例接近10%和20%,在13个学科门类中均有A+学科,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方面评估,都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上海市总体成绩处于全国第二的位置。上海优质学科布局较为合理,在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中均有A+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中,A+学科26个,优势学科91个,占高校在建学科比例分别为5.6%和20%。
上海高校之所以能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与上海市政府一直以来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密不可分,2013年以来通过《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和《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加大了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政策指导和投入力度。
在上海高校26个A+档学科中,有21个曾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80%的“高峰高原”学科达到全国前30%的水平。上海市属院校在本轮学科评估中表现抢眼,共有4所高校的6个学科入选A+学科,占市属院校在建学科比例的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数和学科数均居各省区市地方院校首位,对上海A+学科的贡献率高达23%。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试金石,本次学科评估也反映出高校学科建设的短板,帮助高校更透彻地了解自身
首先是优质学科的优势程度以及后备优质学科的数量都不够。
本轮获评A+的学科基本上是各校传统优势学科,新增学科较少,部分入选A+的学科与国内顶尖学科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处于陪衬地位。
而且,有望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增补为A+档的后备学科不多,特别是市属院校的优质学科数总体偏少,仅有10个,占在建学科的比例为5.8%,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二是各学科门类发展并不均衡。哲学、农学、历史学优质学科偏少,主要靠个别学校个别学科的“一枝独秀”,缺乏集团优势。
三是部分优势学科出现下滑趋势,如上海具有传统优势的生物医学板块中,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都有所下滑,临床医学的领先优势也有所缩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的穿衣镜,可以让高校更透彻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帮助高校更加准确地定位自身,明确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学科评估仅仅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手段,不是学科发展的目的。
高校学科建设需要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谋发展,努力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处长、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主任、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毕业生预计达820万 多半部属高校国内读... 下一篇:“以人民为中心”与高校办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