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新时代高校思政要有新作为

新时代高校思政要有新作为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8-01-27

■大会聚焦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如何建立起全面育人的思政工作大格局?记者分别采访了一位十九大代表和一位专家。

十九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冯培:

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再次重申,让十九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冯培倍感振奋。

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后,冯培发现,报告中与高校思政工作紧密相连的表述还有很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冯培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时,曾提到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高校而言,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和学生群体特点发生的改变,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政工作队伍的事情,而应该成为高校着眼于顶层设计、机制建设、激励保障等进行的系统架构,目标是建立同向同行立德树人大格局。”冯培认为,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对象群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各种信息渠道的共同作用下,虽然这个群体的认知情感、思想认知、行为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但他们同样爱党爱国,对自己的成长有期待,关键是我们能否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正如经济领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样,冯培认为,高校思政工作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努力破解在思想共识、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贴近学生群体特点的时代语境下开展工作,解决思政教育孤岛化、思政教师单兵作战的症结,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场合、不同氛围中感受到同样的教育重心,防止边际效应递减。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对高校思政工作更是如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做好顶层设计,久久为功,才能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贡献力量。”冯培说。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

思政教育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是时代性、对象性和政治性的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论断,让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耳目一新。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定会大有可为。

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深度渴求。

王树荫在北师大为本科生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木铎思享”,受欢迎程度出乎意料。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借助公众号平台提出问题,涉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生涯规划等方方面面,王树荫就根据不同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把部分学生召集起来,通过午餐会的形式进行解疑释惑。如此一来,课程从课堂延伸到了线上,解疑释惑又从线上延伸到了生活中。

“现在我们这门课开课的第一天就建立微信群,让大家加‘木铎思享’公众号,我们还有专门的助理管理这个公众号,利用新媒体手段,解决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分众、针对性、有效性、即时性的问题。”王树荫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因个体、群体呈现出的明显差异而产生分层、分类,而不同时代又有鲜明特性,关注不同对象的利益诉求和发展趋向,层次性教育和差异性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王树荫说,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属性。如果说,我们的高校思政工作有过效果不好的时期,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割裂。要改变这种状况,既要做好顶层设计,真正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又要抓好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的同向同行,真正建立体制机制,形成协同效应,进而构建起全员育人的思政工作大格局。(记者 柴葳 见习记者 王家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主要矛盾转化教育如何适应 下一篇:衡中学霸:高中三年的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