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敢为人先
1952年,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当时的北航由8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百废待兴,看起来似乎有些仓促,需要更多磨合。然而当年第一批入学的500多名学生中,却走出了7名院士、一批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今天,这所大学稳健地走过了65年,那些第一批入校的少年早已青丝换了白发。十月校庆日,他们想要为母校送上一份礼物——一块镌刻着“空天报国”四个字的石头。“空天报国”,正是北航65年来的精神写照。
空天梦助推中国梦
如果你还记得阅兵中歼-15战斗机的英姿,一定要记得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歼-15战斗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完成所有工作后,在歼-15海试起降训练取得圆满成功之时,他却不幸突发心脏疾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罗阳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8级学子,他的师弟,北航79级学生孙聪是歼-15战机的总设计师。
战机升空后,英雄却远行了。噩耗传来,北航师生心中满是难过和不舍。罗阳的老师,年过八旬的蔡德麟老师失声痛哭,在唁函中写道:“罗阳,你是最让我们骄傲的学生!罗阳,你是最让我们心疼的学生!”
心疼、敬佩、骄傲,在北航学生心中,“罗阳学长”也许已经化作丰碑。但同时,他也化身校园原创音乐剧的主角,在北航校园里一年一年传唱下去。罗阳的事迹传开后,2012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罗阳同志不幸因公殉职,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问。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在北航,有罗阳、孙聪这样的中流砥柱,也有一代代奠基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铸就登天的阶梯、向上的灯塔。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升空了。44年后,2004年春天,北航建校后第一批学子、“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也是当年东方红号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和同事一起,把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呈交给全国政协。2016年3月,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在戚发轫心中,这个日子,是航天工作者的节日,也是作为北航学子的节日。
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都有戚发轫的身影。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从这里发轫了。
今天的北航学子中,有多少是未来的戚发轫、孙聪、罗阳?让时间给我们答案。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他们把匠心投入到“神舟”“天宫”“月宫”这样浩瀚的星空征程,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谭华霖介绍,“过去五年,北航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取得重大成绩,2012年以来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
刘红教授主持的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2017年5月启动“月宫365计划”,进行为期一年的多人次密闭实验,对载人深空探索事业提供科研保障。目前正在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
“不仅如此,围绕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北航全面融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北航合肥科学城、北航成都国际创新港等校地合作项目的建设,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谭华霖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北航始终坚持学术至上,形成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的科研基础和创新力。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航空航天工程学科排名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谭华霖说,“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中国高校前列,研制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多项空白,近年来共获得11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纪录,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不断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多项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在仿生界面、热电材料、量子测量等领域初步实现了引领科学前沿。现在的北航,平均每月有一项重要学术发现,每两个月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产生。”
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
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教导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创新创业,始终是北航师生的追求目标:2015年10月,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就力克群雄,获得总冠军。2016年4月7日,北航博士生张鹏飞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这是Nature首次刊发我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今年,北航迎来建校65年以来最大的人才培养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告诉记者,按照“学生为本、通识为基、融合一体、创新开放”的理念,学校成立覆盖一、二年级的“北航学院”,“实施完全大类招生,强化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统筹书院建设,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
“初入校园第一课就是戚发轫院长为我们讲老一辈航天人的故事,他们矢志不渝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物理老师曾为一道习题讲解了一节课,只为我们能明白,做实验时,一旦出现不合格数据就不签字。少年时光我要继续努力,不忘航天报国初心。”北航2015级宇航学院学生王震说。
2016年7月,玉兔号月球车停止工作。这只可爱的玉兔通过微博和粉丝话别。北航高等工程学院学子付宸聪说,这只是暂时的分离,总会有相聚的时刻。“等我从北航毕业,就接你回家。”
航空航天,未来可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戚发轫:北航人——航空航天重大工程的中流... 下一篇: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高校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