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解答:高等教育发展、收费制度改革与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解答:高等教育发展、收费制度改革与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8-01-27

一、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有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就有了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高等教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奠基工程,将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大大提高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将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根本性影响。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怎样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约64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而到了2005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多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接近1500万人,在学研究生超过9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在世纪之交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三、为什么要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兴办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资金困难,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发展高等教育遇到资金的困难相对更大。据了解,1997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8%,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3.9%。自1992年以来,我国虽然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总投入,但目前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左右,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仍然不足。

面对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财政供给困难的矛盾,在人力资本、教育个人收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支持下,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重要意义,在于促使教育观念、思想转变,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格局的调整,进一步引导社会消费,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能更好、更快的发展。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合理分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机制。

四、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遵循哪些原则?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自1989年起步,经过探索、试行,1997年在全国高校实行,2000年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调整了收费标准。在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如下的做法:

1、采取集中统一决策机制。即有关全国高校收费的宏观政策,由教育部提出建议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同意后,联衔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具体收费标准,实行属地化原则,由各地教育、财政、物价部门研究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此外,其它任何个人、任何部门都无权擅定高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2、稳定并明确收费项目。目前,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只有两个,即学费和住宿费。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我国已连续五年稳定了收费标准。

3、遵循三条原则:①补充性原则,即高校收取的费用只是作为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公办普通高校仍然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不允许以收费代替政府的正常拨款;②承受性原则,即收费标准要认真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充分顾及社会、学生家长或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③差异性原则,即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收费标准,在严禁“双轨”的前提下可以有所不同。

4、坚持四条基本要求:①所收费用必须按财政部“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严格管理,严禁挪作他用;②对收费标准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各校要在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中写明;③认真做好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④坚决治理各种乱收费行为。

我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从过去的不收费转变为现在的适当收费,这既是我国宏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高教领域一项极为复杂、敏感的重要改革。总的来看,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整个收费改革稳步推进并在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及个人对改革的认同率普遍提高;改革的具体操作正在逐步迈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项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财力支持。

五、高校贫困家庭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贫困家庭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数量之所以增加,缘于多种因素。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人均收入不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从微观上分析,则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有近一半来自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学生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二是少数学生虽来自城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人员下岗分流等原因,致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能就业,降低了家庭收入;三是有些学生家庭遭遇某些特殊变故,影响了家庭收入;四是一些学生来自于负担较重的多子女家庭。另外,高校实行收费政策后,上学费用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

六、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有多少贫困家庭学生?

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人左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5%到10%,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

七、我国政府对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采取了哪些资助政策和措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多年来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为保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按时入学学习,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资助。

八、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九、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自2004年6月初至2006年6月底,全国新增审批贷款学生154.3万人,审批合同金额131.7亿元;连同以前年度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240.5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201.4亿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第二批调剂名单明... 下一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