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认清国际教育——访国际教育专家 魏小凡

认清国际教育——访国际教育专家 魏小凡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8-01-27

人物简介:魏小凡,在NGO和跨国公司做了8年管理工作,在而立之年的她选择去斯坦福大学进修国际关系,随后去布朗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期间在联合国、州政府工作同时与布朗大学的教授进行了教育学东方与西方儿童学习信念的发展的研究。随后在常青藤教育集团从事国际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国际教育本身就是一座桥梁(The Bridge).它更像帮助中美两国人彼此了解的翻译,通过这种交流,两个国家彼此加深理解与互动,这些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在商业乃至文化上的信任与深入。这为彼此之间带来的收获包括且不止于商业与文化,这种影响绵密而深远。

1.是什么让你在事业发展到高峰期的时候选择去读书?

1简单的说希望充实自己。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充实自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正巧有这样的机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做了充电的决定

2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工作时间越长,发现这个世界的大,很多的让你感兴趣的领域,体验让你兴奋的希望去探索

3理想在心中,越来越具体。如果说最初的时候投入教育事业是一个不具象的概念,到了这个年纪,这个理想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自己也更清楚自己更渴望投入到教育的哪个方向

2.为什么会选择国际教育方向?我是说会有很多更学术的选择是吗?

可能和研究方向有关吧。我是提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的,尤其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更多是融入在生活本身的,就是我们中国说的言传身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在中学阶段甚至更早即送子女出国接受教育,有些家长选择父亲或母亲一方陪读,更多的,倾向于让孩子独立前行。面对陌生的国家,除了资金本身,大多数家长能够依靠的第三方客观评估与辅助机构,恐怕就是教育咨询了。

孩子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不同的文化藉由差异化的异国生活本身,强烈的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家长与学校能做的由于地域限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互联网)能做的确实不多。这样,孩子们本身的能力和被激发出的能力成了这些孩子适应生活,投入学习的依靠。能力本身和激发能力的因素因人而异,效果自然不同。这颇有一点教育斯巴达的味道。

当然,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历史,国情,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影响着每一个留学生家庭与他们本人。赴美留学的历史很早,这我们都知道,1872年开始即有官派(公派)留学生赴美,这些第一代留美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2岁,他们有一个专有名词—留美幼童。正是这些留美幼童,大量成为推动中国进步与中美交流的栋梁之才,比例之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我们如何找到其中共性的东西,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国际教育能够看到最多的留学生以及它们的家庭,根据每一个学生乃止他们家庭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给他们中肯的建议,帮助他们顺利的适应初到美国的生活变化,是我最关注的地方。这是中美学生的一个很大不同,美国学生你可以更关注他们个体本身,中国学生则你更要关注他们与家庭的整体。有数据表明,拥有健康心态的中国学生,很大比例是学生本身与家庭充分互动的结果。这样的学生以及家庭,不但更融入美国文化,也更倾向积极参与两国的交流与发展。作为熟悉中国的国际教育机构,我认为他们有更大的责任做好这一部分工作而非简单的为某一个人选择某一所学校。当然不得不承认,现在这部分工作或者理念,很多这类机构是缺失的。

我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研究,也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做力所能及的改变。

3.所以你更关注在这类机构能发挥的作用是吗?

可以这么说。教育与接受教育有很多目的。中国有句话衣食足知荣辱,中国的家长希望孩子获得教育相信很多也是为了他们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我把教育咨询看作一个重要的载体,它能让中国的家庭了解美国的教育,也能让美国的学校了解如何与中国学生交流。当然,它在为帮学生创造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这应该是一个多赢的活动,作为节点的教育咨询机构,扮演着比自己所知道更有意义的角色

中美之间教育交流产业的收益有专业数据支撑。这个查电脑就好(笑)

从我进入这家教育咨询机构至今,就我所见,中国模式都是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甚至带动一个企业。越是低龄的留学生,这个现象就越明显。低龄中国学生的家庭在当地购买房产,甚至考察当地商业环境开始未来营商筹划的比例,在30%左右。这为美国带来的,不仅是培养了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才本身;同时对这些中国家庭来说,也开启了新的投资机会。这种互动随着中美教育交流的进一步了解,必然会更加活跃,为美国,为中国,都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活力。

4.中美学生的差异

这是一个能写论文的概念,我不敢造次。只能说一些自己的感受

与其说差异,不如先说说我眼中看到的共性东西

无论中国美国,优秀的学生都是有共性的,勤奋,积极,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人交流。现在的中国学生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的积极主动,思想开放活跃程度一点不亚于美国学生。当然,你看到美国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勤奋与努力,也并不亚于中国学生。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中美两国学生其实非常像,都有那种能够很快学习彼此长处的能力。都有不服输的精神,都对未来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并为之努力。

说到差异,两国学生的差异倒是主要体现在社交与体育这两方面。这主要体现在高龄留学生(笑)身上,可能是在国内养成一些生活上的习惯让中国学生对社交活动以及体育运动兴趣缺缺。低龄留学生以及华人第二代,这种情况就比较少。

5.在丰富的经历和背景下,为什么选择国际教育?

个性使然吧,在教育行业这些面向里,基于个人性格的关系,我更关注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个随时会带给你新东西,新感受的方向。

其次我更愿意很直观的从与不同年龄层的,不同国籍学生交流本身,感受与分析这些学生身上的变化与差异,往往两代人之间,这种变化是巨大的,无论中美。其中的原因是深层次的,无论是分析原因,还是根据这些提出能够有效跟随这些变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都是我感兴趣的东西

小的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希望能够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在多年的国际组织工作和教育学的研究后更加坚定了这个决心。大家都知道3-5岁儿童的教育对孩子未来性格和各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很多中国家长致力于把孩子培养出国,“低龄化”仿佛已经成为国内一种留学趋势。这背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历史的,有文化的。你会从很多中国家长嘴里听到一句话,这被视为这些家长希望低龄孩子赴美读书的原因---语言障碍。他们认为越年幼出国,语言越不存在障碍。我们都知道,语言的无障碍代表思维上的无障碍交流。这正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很大程度上它的生命力与活力来自于不同种族的融合。在这一点伤,中国人恰恰是来自东方的,与美国非常相似的民族。这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讲究兼容并蓄,讲究融合。还记得吗?2008年奥运会上,开幕式有一个巨大的中文字“和”。这个和字,就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倾向与中国家庭的送孩子们赴美读书的初衷。

当然,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有可能给这些孩子未来与他们的家庭交流可能造成障碍。从研究中我们发现从小在国外生长的华人小孩语言肯定没问题,但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中国文化教育、缺少自我身份的认同,那么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他会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尤其是很多ABC儿童疑惑自己到底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如果我们从历史的维度上向未来看,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交流模式的改变,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代人的变化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加速。即便在我们自己的家乡,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就不存在这样的障碍吗?如果这样,传统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概念,如何看待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么样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特别有意义的话题。我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同时也可以避免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社会责任。

6.能大致介绍一下您现在研究的论文吗?

我们即将发表的研究的论文方向是:“欧裔与华裔有关学习的亲子对谈窥文化的塑形-探初探编码。(From Euro-and Chinese-American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s About Learning to Peek at Cultural Shaping Power:Exploring Coding)这个探索是基于李瑾教授的关于东方与西方儿童的学习理念的研究的引申。

首先要梳理一下这个方向研究的初衷,进而是方法。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没有人和你一样,即便处理同一件事,处理的方法,选择的时机,过程中表现的情绪,以及事后的思考都不一样。这种不同在有共同文化认同的族群内表现出差异性,在对其它文化认同种族之间又变现出很多共性。这并不是说哪种方式更好,而是我们要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与价值观的形成,或许会更好的理解彼此。

当我从一个人幼年阶段开始探寻这些思想形成的异同时,我发现,家庭的影响(或者用教育这个词)为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倾向于用历史的视角去看待分析问题,同时,作为一个接受美国教育体系培养的人,在保持自己方法论的同时,还可以更多的采用希望的思维模式与分析方法印证自己的想法。

基于这个论文四月底的时候在北京大学珠海分校做了一次报告研讨会。我们的样本涉及3个群体,每个群体包括100名儿童和他们的母亲,研究参加者被分为3组,分别为:中产阶级欧洲移民、中产阶级华裔移民以及低收入华裔移民。我们记录每一位母亲和孩子的对话,同时我们要求母亲记录下一周7天与孩子有关的所有的活动记录:这些包括日常的起床、穿衣、吃饭、上学、社会活动等等。我们把这些活动进行编码,最后来根据编码进行分析、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用数据更加真实的发现,原来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比如在采访中,我们会让妈妈与孩子用具体的事例交谈:列举出孩子与学习有关系的一个好的例子和不好的例子。西方的妈妈几乎百分之百都会先表示出迟疑,然后表达出,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与学习有关系的不好的例子。而相反,中国妈妈对此话题都会滔滔不绝的。总结来看“西方的学习方式是心智取向,强调好奇、创新性、创造性、开放态度、沟通交流等等;而中国的学习方式是道德取向,突出进取心、勤奋、刻苦、谦虚和积极向上”。

7.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致力于把孩子培养出国,而且有越来越低龄的趋势。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中西方的学习模式有明显差别,到底哪一种学习模式会让孩子更适应社会发展、更具竞争力是很多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中西方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它们有不同的关注点和文化倾向。这是长达上千年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如果东方的孩子过早的在国外求学,在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的下,学习效果与美好的初衷可能大相径庭。孩子出了家门是扑面而来的西方世界,成长于此深受浸染;回家却又是父母言传身教的东方世界,这些对本国文化还没有认知的孩子来讲,会令他们陷于“文化认同的迷茫”。就像很多ABC的孩子,大家都觉得他们看起来很cool,(他们说话时面部的肌肉运动更加丰富,笑容更加夸张,一口标准流利的英文)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挣扎的。旅美女作家查可欣就曾经这样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份:“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是一个矛盾,小的时候我很挣扎,因为别人看到的你永远不是你认为的你自己。他们从小就承受着文化认同的迷茫和冲击,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身处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的孩子做到中西兼备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还看到一些ABC的孩子不会讲中文,不认识汉字。其实我心里是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抛弃了,怎么能够更好的融入西方的文化,又怎么还能做到中西兼备?

8.能不能给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建议?

我必须先说我的结论,家长要学习!这很重要,既然决心让自己的孩子开眼看世界,家长也要与孩子一同学习。他们要了解这个他们向往国家教育的方方面面。你不能指望两个只了解自己文化的父母去理解一个从小接受其它文化系统培养的儿女的想法。不理解,自然无法兼容并蓄,言传身教。

其次,家长的陪伴和沟通很重要。儿童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我国的留守儿童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在心理上会变得脆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敏感,孤僻,有的还学会了撒谎。

最后,我不建议过早的把孩子送出去读书。如我之前所说,语言是一种工具,是精准表达与理解思想的工具。我相信所有父母一旦决定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背后一定有一个高于单纯的语言交流更顺畅的原因,也许原因本身各有不同。总结起来,都是价值投资,如果家长们希望能够在这关于孩子未来的价值投资本身风险更低。共同学习和沟通交流是目前能够有效解决低龄留学生适应新文化与保持旧文化的纽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7年石家庄市16所公办普通高中自主... 下一篇:2017重庆中考语文试题B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