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郑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师生“重走穆青路”

郑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师生“重走穆青路”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8-01-27

拨亮心中的那盏精神明灯

——郑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师生“重走穆青路”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的成长事关民族的未来。

5月9日至11日,由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8名师生组成的“重走穆青路”社会实践采访团来到河南省兰考县,寻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的采访记忆,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这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旅。初夏的兰考,刚被雨水冲刷后的县城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林立的高楼与天边的霞光相互映衬,刷新了90后大学生对兰考曾经穷苦的历史记忆。

半个世纪前,在这片大地,焦裕禄带领36万兰考人民,与涝、沙、碱三害进行了顽强斗争。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后,他们最终降伏“三害”。时任副社长穆青和同事冯健、周原赶赴兰考,写出了历史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激励了几代人战天斗地的热情。

行走在兰考县城的裕禄大道上,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在不变的历史印记中,同学们看到更多的是变化中的兰考:

焦裕禄刚到兰考上任时的火车站——55年前,这里曾挤满了因灾荒外出逃难的村民,现在这里有往来如梭的客商和返乡创业的兰考人;

焦裕禄当年工作过的县委大院——几经翻修仍在使用的办公平房墙壁斑驳,和与大院相邻的豪华大楼格格不入;

焦裕禄打响治理“沙害”第一枪的张庄村下马台——当年绵延5公里的沙丘,如今已是满眼翠绿的焦裕禄纪念林……

“路宽了,灯亮了,楼高了,甚至连外出返乡的兰考人都会迷路。”兰考县城的一位老人说。距离兰考县城约23公里外的葡萄架乡赵垛楼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过去村民向国家要饭吃,现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村里搞起了哈密瓜、玫瑰、菊花等特色种植业,铆足了劲儿脱贫致富。村干部王建胜说:“咱村是焦书记当年在兰考县树立的四面红旗之一,不能给焦书记丢人。”

对于兰考来说,焦裕禄精神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兰考发展的方向;而当年穆青在兰考大地和焦裕禄书记跨越时空的对话,书写出了兰考这座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2014年5月兰考县委、县政府承诺的“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目标在今年顺利实现,兰考摘掉了贫困县的“穷帽子”。

位于兰考县焦桐路北段的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焦裕禄当年在一片风沙弥漫的盐碱地上亲手植下的泡桐,如今已长成两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大树。广场上有一位叫魏善明的老人,今年已经74岁。他从28岁起就受父亲嘱托守护“焦桐”,早晚都来清扫落叶,“我扫不动了,就让我小儿子接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兰考所见所闻,让采访团的青年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历经半个多世纪,穆青、焦裕禄,写和被写体现着共同的精神特征,那就是‘勿忘人民’。他们就是我们年轻一代要寻找的人生榜样,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心头时刻要拨亮的那盏明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王姗姗说。

立足现场,追思历史。“亲民爱民,焦裕禄情系百姓;深入基层,穆青勿忘人民。因为人民,从未谋面的他们实现了精神对话。”多次带队重走穆青路、到兰考实地调研的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教授在参观焦裕禄纪念林时动情地说。

“在追访穆青足迹中,我们师生切身领悟到老一代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和职业风范。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精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晋升教授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清华学子独爱金庸武侠江湖 下一篇: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召开 杜玉波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