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将制定实施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是一个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面向2030,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素质教育,如何谋篇布局,稳步推进,落在实处,需要系统思考。
时代呼唤加强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素质教育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一次比一次讲得更重要、更全面、更深入。在1985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教会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段话被教育界公认为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源头。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个标题就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4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明确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的主标题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鲜明、重要。2010年7月第四次全教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思想一以贯之,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回顾四次全教会,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中,并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逐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现实需要推进素质教育
审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为主要特征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阶段性的转变,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都已发生了巨大变革。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仍然滞后。“素质教育”概念提出时高校存在的“一过四偏”的问题(人文教育过弱、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专业口径偏窄、外语水平偏低),这些问题今天依旧没有彻底根除。对此,我们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面向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素质教育再出发,要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这四方面的素质,使学生个人素质达到全面提升。
第一,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对个人来说,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特别重要。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社会来说,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明天社会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重点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第二,着眼于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教学内容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里的“文化”,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高校也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际理解,把文化自信与国际理解统一起来。
第三,着眼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今天的大学里,体育和美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2015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已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反映出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为此,我们要依法切实抓好体育、美育。
第四,着眼于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还要看到信息化带来的一些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问题。如学生在纷繁的信息世界中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校如何把价值导向正确的信息主动及时地、更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这些都需要素质教育适应变革、积极应对。
素质教育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事关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面向2030,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以更系统、更整体的思维推进素质教育再出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北大陈平原教授:“五四”,永远的精神标杆 下一篇:任映红:高校人才竞争的边界与价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