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辱母杀人案,司法如何面对汹涌的舆论?
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徒刑。今天的热点事件,是沉重的颜色。
据获悉,在曝出这起事件的媒体官网上,相关报道被标上了三个标签词:刺死、侮辱、高利贷。将它们的顺序倒过来,就是这篇媒体报道的梗概一个逐步滑入绝望,并终于爆发的故事。
据媒体报道,2016年4月,山东女企业家苏银霞向地产公司老板吴学占借款135万元,月息10%,后无力还款。在自家的公司里,苏银霞与儿子于欢被吴学占及手下限制自由。两天里,吴学占的催债手段不断升级。最轻的一种方法,是将苏银霞按进有污物的马桶里。种种令人难以启齿的凌辱,都是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进行,被按在旁边的于欢咬牙切齿,几近崩溃。
从现有信息看,当地警方的处置是: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此时,情绪激动的于欢从桌子上摸出一把刀,捅伤了四名催债人。事后,一死,两重伤,一轻伤。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媒体报道,法院认定,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争议四起。
相信对于这篇报道,没有一名读者会不感到愤怒与震惊,长安君也不例外。但在媒体披露本案已经进入二审阶段的现在,长安君也不愿意轻易为风云激荡的舆论场,再添上一把火。哪怕这把火,是由正义感点燃。因无论以什么名义,烈火过后,焦土仅存。
在目前这个时刻,有两点,让长安君选择慎言:一是媒体报道中,另一方说法的暂时缺失。在不平衡的信息面前,理性的判断无从做起。让恶人也说话,让参与处置的警方、法院方面的声音发出来,更有助于我们全社会厘清真相,并以此为基石,作出各自的价值选择;
二是舆论标尺和司法标尺并不总是统一的。此案已经上诉,对还在进行中的案件,我们既然期待全社会有足够的容纳度,让一切质疑自由发声,就应同时容许司法也有一定定力,在舆论鼎沸之中,坚持该坚持的东西,改掉必须改掉的东西。
在这个一切还在进行时的时刻,长安君有三句话想说:
第一句:虽然风声四起,政法人应当感谢舆论监督,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对于这篇报道的走红,撰写报道的媒体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平心而论,此稿质量上并非佳作,只是。。由人及己,使所有人茫然无措丧失了安全感,就像采访那夜我迷航在雾霾深重的麦子地里一样,让此事得到了格外的关切。
这名记者有着无愧于这个职业的敏感性:安全感。三个字,一语中的。
社会公众对此事的高度关注,源自对两种公权力做法的不解: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法院。面对彼情彼景,他们的做法,是否违规乃至违法?相信此案肯定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而将这一事件置于阳光之下,既是媒体的力量,也是全社会围观的力量。
对这样的舆论监督,政法君不必有排斥心理。人民对正义与安全的需求,是司法前进的方向。这一对概念落在现实时,并不总是完美的。或许,是政法君有错,有错改之,遮掩无益;或许,是双方理解认识不一致所致,那就诚恳沟通之,尽力赢得谅解;或许,是信息披露太有限导致,那就及时回应、拿证据回应,身正不怕影斜。
没有谁天然要找谁的麻烦,众目睽睽才有可能将庸、懒、乱三种作为,降到最低。对于舆论监督,司法者应当常怀警醒,又心存感激。
在被刷屏的一天里,上亿条评论涌现。这种关切和激情,正是推动中国法治前行的伟大动力。
向亿万关心中国法治的网民致敬。
第二句:在鼎沸舆论面前,事实和法律仍应是司法工作者的定海神针
但是,长安君也提醒司法者,在几乎一边倒的舆论面前,更要注意坚持事实与法律。媒体报道,毕竟不能代替双方在场的司法审判。
一起刑事案件从发生,到最后被告人获定罪量刑,要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公诉、法院审理后的判决。每一个环节,不仅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办案终身责任制如一道利剑高悬,任何蓄意的枉法,都可能成为一名检察官、法官人生中必须承受之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枉法,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
如今,办案终身责任制之下,法官执意枉法审判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绝不是必然。这点上,舆论有权作任何猜测,但认定终究要靠调查。如果,法官坚持认为判决有据,就要好好在跟全社会作解释说明上,下一番功夫。否则,法治只会在象牙塔里,无法深入老百姓的心中。
另一方面,我们也目睹过不少因为舆论压力太大,而没有坚持应该坚持之事的例子。如果我们从过去一连串的事件中,学到了什么教训,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司法者一定要坚持法律与良知,以事实为基础,做出公正裁决。除事实与法律之外,不应受任何因素的不当干预。还事实以真相,这是无论何时,司法都不能放弃的底线。
定海神针,应该有且只有一个事实和法律。
当拿起法槌的一刻,司法者就应该专注于庭审控辩,依法裁决。尽管在前一刻,他可能也是一名扼腕叹息的读者。
第三句:愿关切最终形成力量,让那位儿子有一个兼具法理情的结局
此事刷屏后,公众在尊重专业判决vs。法官不近人情之间,争议巨大。
长安君认为,无论站在哪一边,下面的表述似乎应是共识:让全社会尊重一个判决的前提是,这个判决在专业上是没问题的,而且,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法官很多时候都是理性主义、专业主义者,但不是一个案件法律上没问题,这个判决就无懈可击。
一个激起大众那么多不理解的判决,一定有哪个环节,是有待完善的。在大众权利意识崛起的年代,司法应当以充分透彻的说理反馈舆论。儿子于欢的罪与非罪、罪轻罪重,需要法律的公正评断。当舆论向司法呈递出良知的意愿时,司法应当回赠以条理分明、论证周严的法律推理。
长安君期待,本案的二审裁决即那份依法应当公开的判决书,能够以清晰有力的说理,将被这起悲剧夺去的安全感,交还给焦虑的公众。
长安君相信,司法不会无原则迁就舆论,但也不会忽视乃至辜负舆论。在本案乃至一切热点案件中,司法与舆论本非对立,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让有罪者受到惩罚,让无辜者不致蒙冤,让强梁不敢横行,让弱者获得尊严。
报道这起案件的记者,在朋友圈中,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愿众人的关切,能如拂过麦田上空的春风,抽穗结实,和煦人心。
愿他的愿望成真。也相信一定能够成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特朗普上台 2017美国签证再添新规 下一篇:于欢的无期徒刑引起民意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