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厨师帽、白色的围裙,在西点工坊里,一位美女糕点师正小心翼翼地把奶油挤成朵朵小花,再点缀上两颗草莓,一个美味的蛋糕就完成了。
她不是米其林五星大厨,而是国内一所重点名校的生化女博士。
上学时,人们对蔡晓青的期待,是成为一名科研人员。“但那种环境我不喜欢。我觉得做蛋糕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选择了这条“冒险的路”。
如今,蔡晓青的工作就是研发新式的糕点,并教授课程。“把爱好作为职业,心情愉快。现在父母也不再反对了,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蔡晓青说。
是按部就班、沿着专业一路向前,还是选择一份让自己开心的职业?如今的年轻人,在面临就业时有了更多元的思考与选择。
学非所用不稀奇
不久前,一则清华本科、北大硕士毕业生做游戏女主播的新闻引起公众热议。不少网友对此纷纷吐槽,质疑其“不务正业”“浪费资源”“白瞎一个清华北大名额”。
学非所用,在当下的年轻人中并不罕见。
“我是在第二份工作中,才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27岁的陈超是江苏人,从2013年在上海做海外营销,到2015年南下深圳尝试做媒介公关,再到第三份工作的高级市场经理,他的每一次择业,都和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毫无关系。
“年轻人就应该在实践中慢慢寻找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方向。”在陈超眼里,“学非所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读大学选专业,我基本是听从家人的安排。找工作应该才是年轻人第一次的自主选择吧。”尽管是工科出身,但陈超知道,自己更适合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首席营销官。
“其实,就业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广东深圳职业训练学院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吕革新表示,“学什么做什么”和“一个饭碗守一辈子”的思维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早已落伍。“人们能拥有充分的自主择业权,恰好证明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相比陈超,1991年出生的刘宗建,在职业上所做的选择,可能更让人惊讶。
他曾是深圳小有名气的“钢琴王子”——5岁学琴,在国内外艺术大赛中多次获奖。2007年,年仅16岁的刘宗建被美国知名艺术学院录取。但2015年,他在众人的惊叹中,成立星普利(深圳)食品有限公司,开始创业。
“我对吃特别讲究,做菜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爱好。”说起自己的选择,刘宗建认为,新一代的就业人群大多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成长,金钱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更为看重理想和创新,“希望自己能从事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年轻人在就业选择上的多元化,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良性变化。”吕革新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让新业态不断涌现,也大大拓展了工作的时空边界,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自由职业获青睐
“现在师弟师妹的就业选择比我们多得多。”毕业5年、在高校留校工作的嘉茵看到,如今留学、创业、自由职业等成了不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这得益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以及宽松的社会环境。”
深圳大学法学院的小李,和不少同学一样,毕业后也曾去律所上过班。一板一眼的工作、有限的收入回报,让他坚持了不到一年,就放弃了。
“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锻炼自己。”抱着这个想法,小李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朋友开了一家装饰设计公司。在陌生的行业,他只得从头学起。桌面堆满改了又改的设计图、密密麻麻的数据表,灰头土脸、熬夜加班都成了家常便饭。
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也比同龄人更积极主动,更爱“折腾”。今年,小李的第二个创业项目——瑜伽馆也要开业了。
“别人都觉得创业就是当老板、时间多、赚钱多。其实,这背后是充满艰辛和压力的。”小李说,和朝九晚五的同学相比,他拥有更多的风险和忧患意识。
北京智邦明睿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的分析师表示,当前绝大部分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没有原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对买房买车也没有“必须”的执念。对于那些意味着“可能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年轻就业者会积极争取和尝试,秉着“年轻就该闯一把”的信念,觉得试错也是青春。
以深圳大学为例,近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年攀升:2013届自主创业人数为21人、占0.34%,2014届68人、占1.16%,2015届71人、占1.24%。
据拉勾网统计,在希望从事自由职业的人群中,32.43%的人为31岁到35岁之间,80后是绝对主力军。但95后群体的占比也达到20%。“这说明当前的就业形式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成为自由职业者。”拉勾网联合创始人、首席营销官鲍艾乐认为。
“这几年,国家对双创的大力倡导,让许多大学生在读书阶段就开始接触创新创业项目,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年轻人在走入社会后,也更愿意选择创业。”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书记刘军军认为。
理性跳槽寻真爱
2012年,1989年出生的温炜鑫还是一名刚出校园的小记者。五年五连跳,他已经成为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推广部的副总。
“我不是随性跳槽,而是理性选择。”温炜鑫认为,跳槽无非还是从行业、公司、领导与自己发展的契合度考虑。“每个平台给自己的成长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有新的挑战,那就该考虑是否要换工作。”
“相比追求稳定的上一代人,现在的年轻人更常跳槽。”既是创业者、也是用人企业主的刘宗建说,随着交通的便利、互联网的发展、新业态的出现,以及创业创新氛围的不断加强,现在年轻人不仅跳槽成本低,而且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人读书多了,就容易自我设限,觉得自己只能做一件事来生存。所以,我要突破自己的思维,短时间尝试不同的行业,找到自己的真爱。”小甘毕业两年多,已经换了3份工作,而且每一份都让朋友们“大跌眼镜”。生物技术本科、营养学硕士的他,一毕业就进入香港恒生银行,做金融服务培训生。人人艳羡的岗位,却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合我。”
他到朋友的IT公司,从市场、人力到部门协调一肩挑。后来换到了保险行业,约见客户、做计划书、培训考证,日程安排得满当当。
深圳一家房地产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钟小姐发现,对现在求职者来说,薪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工作内容无聊、工作氛围无趣、想要更多私人时间等,都是一些人入职不满一年就离职的理由。”她认为,相比之下,气氛活跃的工作更吸引年轻人。
智邦明睿的猎头团队注意到,该团队联系的3522位候选人,在被问及对新工作的关注要素时,有3498名候选人提到了“扁平化管理”。“这说明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更受求职者的关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宗建认为,现在的求职者对公司的工作气氛及文化较为敏感。他们对旧式官僚主义管理较为抗拒,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门面功夫上而无所作为。
“新的就业观,会倒逼企业对员工管理进行升级换代。”吕革新说,过去员工在辞职时,还会考虑奖金、分红、违约等情况。但现在的年轻人“裸辞”正越来越常见。
“许多企业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管理都变得人性化起来。”吕革新说,一些新兴行业的企业,早就取消了打卡、记考勤等制度,代之以工作量考核。“这样反而让效率更高。”
“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应该鼓励和包容年轻人的自主选择。”南方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彭中华说,无论是跨专业、跨行业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年轻人在就业上的多元化选择,必将是未来一个大的趋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