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会议,要求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但不少企业却“抱着水缸喊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技工,更缺高级技工,“设备易得、技工难求”。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我国国家层面的重视。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可是,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社会急缺高素质技工,却没有转变为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恰恰相反,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比上年减少18.5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3.0%。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56.70万人,比上年减少98.5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1.0%。而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70.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0.94%;在校生2238.50万人,比上年增加43.34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也就是说,中职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占高中教育的比例都下降了6个多百分点。职业教育呈现萎缩之势。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可以说,技工的低待遇、低地位,导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缺乏吸引力和特色的职业教育,无法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技工素质难以满足社会对技工的需求,进一步导致技工工资待遇无法提高……我国技工人才的教育与就业陷入恶性循环。眼下的问题是,必须突破这一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
形成高级技工人才教育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两方面。首先,应该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取消一系列歧视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制度与人才评价制度。我国于2014年颁布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已明确提出取消高考录取批次,这是消除教育歧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认真对待废除985、211的呼声。我国的各类教育,必须平等发展,才能给受教育者多元选择,如果把教育分为三六九等,不仅职业教育没出路,整体教育都会没有出路,当全社会都盯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时,教育资源再发展,也满足不了公众的需要。
其次,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促进职业教育办出高质量和特色。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我国职业教育只重视规模发展,而忽视特色建设。一些地方为追求职业教育规模,甚至出现把职校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出,办学空心化的情况。这进一步败坏职业教育的形象,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读职校,不是担心其学不到技术,而是担心“变坏”、“被当作学生工”。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扭转职业教育办学的功利化,坚持就业导向,形成办学特色。
客观而言,我国的高级技工工资已经不低,企业也愿意给高级技工高工资,只是由于从职校毕业的技工,根本不具备拿高工资的技能。所以,提高职校培养质量,对改善技工群体形象与地位十分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高考机器人”考数学败给文科班学生 下一篇: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七成以上职位面向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