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和教材不能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解析】
思政课涉及的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一些学科存在着“当西方理论‘搬运工’”的现象。如何认识并纠正这一现象,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海良教授。
记者: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中,为什么要提出“不能做西方理论‘搬运工’”的问题?
顾海良:作为思政课教学主要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发挥着思想理论引导、核心价值培育、精神品格铸就和人文素质滋养的重要作用。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缺少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教材建设中,直接搬用西方理论原理、术语范畴和研究方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学科甚至只起着西方理论“搬运工”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原理、术语范畴和研究方法是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构件和核心要素,涉及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权的根本问题,当然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柱。提出不能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而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做世界学术的贡献者,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在于此。
记者:您为什么特别强调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权的作用?
顾海良: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成就时曾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作为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显著标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表达和学术话语权的体现。
学术话语权的创新重在“术语的革命”。只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实质是照搬照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从而丧失以“术语的革命”为基点的学术话语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就在于“术语的革命”,就在于以此为基础的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实现“术语的革命”,才能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形成无愧于时代的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记者:您指出改变当西方理论“搬运工”的现象,要高度重视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怎样看待二者的关系?
顾海良: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实质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推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重要的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应正视现在教材体系在总体上看还是一个“短板”的现状,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切实落实教材建设中“教什么”“教给谁”和“怎样教”的问题。
教材体系建设中,特别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要以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成果来体现、支撑和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形成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使其真正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强大合力。
记者:不当西方理论“搬运工”,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应抓住哪些主要环节?
顾海良:首先,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及相应教材的理论观点、学术体系和探究方法,与研究者和教学者所秉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结为一体,是既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思维上和理论上的反映和体现。
其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更不是以此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具体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提倡各具体学科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的切磋交流,以及提倡对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广纳博鉴,绝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结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
最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学术评价标准,是学科和学术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学者从事学科建设和坚守学术方向的导航仪。要坚持把学科和学术的评价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唯西方学科和学术评价是从,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学科和学术的评价标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