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张恒亮:浙江新高考录取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张恒亮:浙江新高考录取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7-01-12

2017年浙江新高考录取方案出台,标志着国务院于2014年推出的考试招生改革方案进入到了实质的落实阶段。其基本思想遵循了国家的新高考改革精神。笔者对它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但就其录取的一些具体规则,笔者认为仍然有可以完善的空间。

关于考生的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问题,此次方案实行分段填报,分段投档录取,即将学生按高考总分排名次,分成前20%名、前60%名、前90%名三个分段,先由总成绩的前20%名学生填报志愿,填报后即进行投档并录取;第一分段填报并投档录取结束后,立即统计并公布剩余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第一分段考生,连同第二分段考生在剩余的招生计划中再次填报志愿,再次安排投档录取;依此类推。每次考生可以填报不超过80个学校+专业的志愿。80个志愿!为了增加考生的选择权,浙江省的招生部门也蛮拼的。但对此我并不欣赏。为什么呢?在升学这个问题上,学生们填志愿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不知道我现在填报的这个学校、专业,其他哪些人填了?分数怎么样?我能否保证录取?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投标模式,学生在填志愿时互不知道各自的填报信息,这就难以避免某些专业学校门可罗雀,而有些专业学校门庭若市。不错,80个学校的选择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志愿命中率,但这依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选择的,对于学生来讲依然不能称为是科学决策。如何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科学决策呢?那就是把投标模式变成拍卖模式(详见笔者10年前的一篇文章《从“投标”到“拍卖”——试从博弈论谈高考录取规则的改革),即在增加选择权的同时,把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信息也披露出来,这就是学生填报志愿的实时信息,怎么做到呢?互联网嘛!学生既然在网上填报志愿,那么就让网络把学生填报志愿的信息实时的公布出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让学生根据实时的志愿填报信息无限次的调整志愿,从而确保自己始终处于被录取的状态。这种志愿模式被称为实时动态志愿,它已经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成功地实施了近十年。所以,我以为,既然我们都已经给了学生80个志愿的选择权,何妨让他们在一定时间段内无限次的选择志愿,从而确保始终处于录取状态。最终让每个学生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写到这里,有人要跟我打擂台了,他们会说,实时动态志愿也不能解决学生的科学决策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想进入好学校,刚开始填志愿时,学生可能填的并不是他想进的学校和专业,而是想这一时段结束时换到更好的学校和专业中去,这样以来,每个人都会在最后时刻想着另换志愿,那还不集体疯掉了?所以,他们认为还是过去信息不对称的好,大家都在浑浑噩噩中达到整体相对的理想状态。我说,这种人只是迷信于技术万能,幻想着只通过技术革新或者改造客观环境来达到理想状态。殊不知,要实现理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我们还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具体到这件事情,我们在填志愿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观念革新,即什么是好学校、好专业?是不是分数高的学校和专业就是最理想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是最好的?显然不是!那么我们现在每所中学里开设的学业规划课程,不就是要改造学生、家长以至老师的陈腐观念么?就是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报考合适的学校专业,而非录取分数高的学校和专业。按照人们的实践和心理学家的理论,人群天然地分成不同的性格类型和兴趣爱好,这就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报考倾向,怎么可能都去追求分数最高的那个学校和专业呢?所以,每一名学生在志愿填报时实现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是可以预期的。并且,事实胜于雄辩,从实践来看,内蒙古实行了近十年的实时动态志愿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么?

因此,笔者建议,作为高考改革排头兵的浙江,在高考录取模式的设计上可以向内蒙古看齐,把改革的红利完全地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高三学生:教改别把学生当成吃瓜群众 下一篇:浙江新高考录取方案:投档录取合并 偏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