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谈一流大学博物馆建设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谈一流大学博物馆建设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12-12

11月28日,南京大学博物馆迎来“亿元时代”。著名企业家朱永宁以个人名义慷慨捐资一亿元人民币,支持南大博物馆建设。这是我国近些年来,为数不多以真金白银的方式赞助大学博物馆建设事件。而此前三天,由教育部指导的首届全国高校博物馆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举办,进行了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世界上首座博物馆就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本期,我们连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探讨一流大学如何着力建设一流博物馆之道。

“亿元现金”流入大学博物馆

记者:大学博物馆成为一流大学的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近些年,我国非常重视大学博物馆建设,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作为联盟单位,南大为何能引入亿元资金建设博物馆?

张异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大学的办学发展中,博物馆承载着这所大学的光荣历史与灿烂梦想,对传承人类文明之火种、夯实大学发展精神之根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国历史文化与世界璀璨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桥梁纽带。目前,南大引入亿元资金建设博物馆,目的就是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博物馆基于我校丰富的文物资源和藏品基础。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南大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就已开始收藏殷墟甲骨、金石拓片等考古实物资料。目前,南大收藏的金石拓片达两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拥有古生物化石及动植物标本等,数量多达十余万件,珍稀品种数量不在少数;还拥有几十万册件宋元明清古籍、古代和近现代字画等重要文物和历史文献。多年来,保存良好、修缮如新的珍贵文物资源,体现了南大深厚朴实的文化情结。

建设博物馆也是南大前辈们的“历史遗愿”。南京大学办学源头之一的金陵大学曾募捐四万元筹建古物陈列所,逢日本侵华战争,计划遂告停顿。2002年,我校建成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及生物博物馆,各种设备和收藏环境不尽如人意。几代南大人一直期望建设一座与其学术影响力相契合的博物馆。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南大顺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把建设博物馆作为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大博物馆得以兴建,实现了历代南大人的共同梦想,必将在南大校史上书写下重要的光辉篇章。

如何利用博物馆提升学术研究品质

记者:大学博物馆在成立之初,既有满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又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标本材料的功能。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学博物馆更是在科研领域发挥着研究阵地和宣传科研成果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学在这些方面有着怎样的传承及创新?

张异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同时,他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学术科研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我校将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着力发掘博物馆的研究阵地和宣传科研成果的重要功能。

第一,开拓学科建设新领域,构建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受以往办学体制影响,我国大学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多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藏品比较单一,专题性博物馆较多,综合性博物馆较少。通过综合性博物馆的建设,打破学科壁垒,将各类专题馆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和维护,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成为助力学科建设的专业平台。

第二,提升人文研究新内涵,打造高端的文化传承载体。借助科技创新,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典籍,利用最新考古发掘发现,通过对文化器物的具体研究,深刻地探究文化的起源和本质,致力推出具有世界关注度的文博成果。

第三,丰富人才培养新途径,搭建高端的科学创新基地。要进一步通过综合性博物馆建设,提升科研人员“通识”素养。如,自然科学博物馆可以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者提升科学素养的平台;人文社会博物馆可孕育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人文情怀;艺术博物馆则可以激发多学科研究者的创新火花。

如何拓展博物馆立德树人功能

记者:当前,各种学术及文化思潮此消彼长,流派林立,为德育工作带来不少阻碍和困难。高校博物馆在满足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历史使命。南京大学如何利用博物馆成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的核心工程?

张异宾:文化育人是大学博物馆事业的时代命题。我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将博物馆建设成为立德树人根本的核心工程,为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拥有审美意识和富有奉献品格的大学生服务。

一是要立足红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博物馆拥有一大批重要党史文献资料,例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入党志愿书及党员登记表等;日本侵华时期的传单及画报等抗战史料,这些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弘扬好爱国主义的同时,必须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学校师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二是要讲好校史故事,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利用校史展览、荣誉陈列等阵地和声光电等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感悟“中国梦”与“南大梦”如何相连,并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同时启动南大校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重点工程,率先开展学院学科发展史的编纂,努力发掘大学精神和学术底蕴。

三是要用好丰富藏品,加强师生人文教育。定期把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安排在博物馆进行,帮助学生在人类文明的记忆中涵养文化品质和科学精神。例如去剑桥大学的每一个人,都要去费兹威廉博物馆亲眼一睹爱因斯坦的数学手稿,其间激发起的好奇、崇敬和遐想,是在其他场所难以体验的。这些都是大学博物馆立德树人魅力所在。

对外开放促大学博物馆走向一流

记者:“互联网+”时代,建设一流大学博物馆是为了进一步活化大学教育,这无疑还需要大学博物馆做出许多功能与格局的转变,尤其是在对外开放与合作上需要怎样的战略意识?

张异宾:新形势下,我校兴建博物馆符合“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也为进一步改革创新大学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想法、新思维。接下来,南大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发掘博物馆的功能与格局,不断增进学校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其一,主动面向社会公众,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博物馆公益性、均等性及便利性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积极协调高校博物馆之间,以及高校博物馆与区域其他博物馆之间,共建可持续的交流协作机制,将博物馆纳入社会的博物馆协作体系。

其二,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意识。充分发挥博物馆文明对话平台作用,不断推进文物展览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引进世界文明展览,深化文物保护和科技成果运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博物馆在文明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其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信息意识。把大学博物馆馆藏优势转化为互联网展示优势,探索数字化采集处理和三维多媒体运用等新兴技术手段,在多媒体传播平台共享优质博物展览,使世界各地人们可以便利快捷地访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中国学生获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 下一篇:北京连锁经营管理(专科)和网络传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