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德国 > 在德国课堂,发言是一种义务

在德国课堂,发言是一种义务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10-20

在德国的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老师认为,发言不仅仅是人的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而说话和论述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课堂讨论来提高。我中学时的德语老师桑特曼平时最注重的,就是我们在对话和写作中表达的思想和感受是否有条理。在讨论当中,让学生练习的,除了勇敢捍卫自己的思想之外,就是尊重别人的独立思想。别人的想法和你再不同、再对立,也要把他人的话听完,也要试着去理解不同的看法,或者拿来补充、完善自己的。

桑特曼老师时不时强调一个单词叫作“Empathie”,在英文里是移情和理解的意思。他说:“这不能与好感弄混了,好感是很主观的感觉。我不对所有人都有好感,但是我能够开放地面对和尊重所有人。”

讨论之后大多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每个人只得出相对的答案,而不是绝对的。听上去像是白讨论了,但实际上大家都感到极有收获,对所讨论的事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思维拓宽了,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想象一下,在缺少宽容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意见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人和人很可能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极有可能会上升为暴力。而任何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暴力都是德国学校极力避免的。德国课堂上主要宣扬的就是宽容,学习知识也是宽容的基础。

在德国的课堂,学生们经常被分为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事,比如每个小组选择教师提的一个问题,几个人经讨论后得出小组的答案,然后解释给全班听。或者几个学生一起排练一段对话,表演一个场景,一起准备一篇报告等。几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一起合作,时常会有分歧,我们反复经历着,人要敢于面对冲突,但是要冷静、理智地面对。我们练习在什么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值得的,而什么时候应该让步。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适量的矛盾和冲突好比汤里的盐,但是如果盐太多,汤就被毁了。”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能够理智地面对矛盾和冲突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和社会能力,如何避免愤怒情绪、报复心理和丧失勇气是关键。

根据德国教育法,老师对于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的看法在学生面前必须是中立的。在课堂讨论中,我惊奇地发现,在不少问题上,老师自己也在寻找答案,努力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他还在学习做人,他甚至还能从我们学生身上学到东西。因此,德国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知识很少是“完整”和“最终”的。我几乎每节课上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感情和性格,课程的内容随时随刻牵动着他们的神态、表情、动作,这种个人色彩牢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师们都很享受和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光,他们自己对讲课的内容很感兴趣,经常讲着讲着自己笑了起来,我们还没搞明白他们为什么笑。我渐渐意识到,其实课上的那些内容对老师本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这种态度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和思维,老师把那种发现了意义的喜悦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我们。我相信,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表露出他认为内容很无聊,那么他的学生也一定不会打起精神去学习。

在德国当老师挺不容易的,表面上看工资高、假期多,但实际上如果老师在课外不花尽心思去准备上课的内容,课堂上不能够吸引学生,只是不懂变通地按照教学大纲上课,又不懂得如何人性化地和学生相处的话,那么他在拥有很强个性的德国学生面前会特别难做人,完全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桑特曼先生告诉我们说,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也学习如何跟老师相处,作为一个老师,鼓励、避免不必要的挫败以及如何用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高的教学艺术。如果相处成功,也许会促成学生在多年后也成为一位老师。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学习一种老师和学生都能尊重对方自由和思想的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德国公立大学受广大留学生的肯定 下一篇:音乐世界的“哈佛”在德国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