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任何时候,我们总是有很多问题。如今在信息相对透明化的今天,留学咨询的难度陡增,“难缠”的学生和家长的行为方式与网购相反:他们先在网上看一溜够,“货比三家”,通过“点评”、论坛、“攻略”去粗取精,然后到“实体店”(咨询现场)逛逛,向官方求证真伪。
应接不暇的英国校方耳边,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您看我学哪个专业好?”而这恰恰是别人(甚至父母)无法回答的问题。
9月份是英国大学的入学季,同时又是中国留学市场为2017年9月入学开始忙碌的时期。大学的、中介的、半政府机构的咨询会通知,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狂轰乱炸”了。
学生的问题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尖锐,“你们学校中国学生的比例是多少”、“中国学生拿到学位的比例如何”、“英国一年期的硕士含金量会不会不够”……
在信息相对透明化的今天,留学咨询的难度陡增,“难缠”的学生和家长的行为方式与网购相反:他们先在网上看一溜够,“货比三家”,通过“点评”、论坛、“攻略”去粗取精,然后到“实体店”(咨询现场)逛逛,向官方求证真伪。
应接不暇的英国校方耳边,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您看我学哪个专业好?”而这恰恰是别人(甚至父母)无法回答的问题。
显然,当人们锐利的目光穿透外界的迷雾时,我们内心的雾霾仍飘浮在那里,久久未曾散去。对该问题的探究,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到提出问题的缘由。
理论上说,专业的选择或出于兴趣,或服从市场需求,但归根结底都是自我的决定,首先还是要了解自己。
几乎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惊世真言,直到今天仍然振聋发聩,可见这个问题对人类自身的困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英国大学也很清楚学生面临的选择专业方面的挑战,因此,在本科阶段第一学年实行的是“通才教育”,学生的课程选择十分宽泛,可以主修和辅修任何课程,直到二年级末或三年级初才确定今后的专业方向。
相比而言,中国教育疲于应对考试、升学的压力,甚至将升学率、优秀率等作为教师管理的考核指标,这样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应对“认识你自己”的重要课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毫无作为,缺乏对学生的系统帮助和辅导,也没有类似于英国教育系统的“缓冲期”。
其实我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制造出来的“两眼一抹黑”,舍本逐末,纠缠于细小的、不重要的枝节问题,对“选专业”的大事反而消极拖延。二十年前的我同样是心里白茫茫一片,也同样提出过“老师,您看我学哪个专业好”。
若干年后,我作为英国大学的员工,出任中国区首席代表时,我会冠冕地说,你应该服从自己心底的声音,不要受世俗的干扰等等。其实,我面前的学生不正是曾处于同样彷徨期的自己吗?
高晓松在《晓说奇谈》中曾说,他在北欧采访时,看到很多当地学生报考音乐专业,深谙音乐行业是是非非的高晓松,不无担忧地提醒这些“晚生”,音乐这行很不好做,出名太困难,水也深。而他得到的回应却大大出乎意料,“我们不想出名,我们就是喜欢。”
当然,我们会说,这是在社会机制相对健全的北欧,体制保障下人们的选择有底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形势复杂的国内,我们就只能任凭机制的摆布,人云亦云。
自主标志着人格的独立,它的重要性无法估量。
我们审视自己、洞察社会,就是为了自立于世界,自立于芸芸众生。
而人格中自立的缺失,最终必然造成“选择障碍”。到头来,我们无法选择专业,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像断线的风筝四处摇曳。
只是不想听任他人呼来唤去,只是不想再提出那样无知的问题,我在结束国内十六年按部就班的教育后,开始通过工作中的历练和业余的自觉学习,寻找那个失去的自我,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英国留学生成功就业的秘籍,快来看看吧! 下一篇:英国女孩给国人取名,娱乐的同时就把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