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行为花样频出,大学生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严厉打击。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位大学快毕业的学弟,说找工作差点被骗。原来,有人推荐他做微商,利用朋友圈卖东西。刚开始许的愿挺好,做代理不用加盟费,短期内收入不菲。他挺心动,想试试。可没过几天“推荐人”开始怂恿他多拉亲朋好友“入伙”,学弟回过味来:八成是传销!我问,为啥不正儿八经去创业。学弟说,一不清楚创业的方向和形式,二不了解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三不清楚申请营业执照的流程。说白了,他是个创业就业上的“近视眼”,空有心思和愿望,可眼前模模糊糊,脑子也就晕晕乎乎,别人一忽悠,差点上当。
现在正值毕业季,很多大学生可能都跟学弟一样,想在创业路上闯一闯、试一试。遗憾的是,他们其中的不少人对如何创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甚至对创业的方向、形态、政策和程序都处于混沌状态。得了“近视眼”,脚下易打滑,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留下了空子。
因此,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不妨给这些年轻懵懂的毕业生们“戴上眼镜”,帮助他们看清创业的正路、好路,辨清歪路、邪路,眼前亮,心敞亮,才不至于摔跟头。
首先,做好政策告知。工商、人社部门不妨尝试多跟高校沟通,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把就业创业扶持措施和工商登记流程等信息,做成小贴士、小指南,帮助毕业生知晓政策,解决不熟悉办事流程、资金少、融资难等问题。
再有,提好路径建议。创业都有啥形态和路子,各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如何才能规范经营,都可以作为建议提供给毕业生,比如怎样利用“互联网+”,如何创办简便灵活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再比如,指导毕业生运用商标、广告、合同等手段,实施品牌经营和规范化运作。
当然,疏通正路子的同时,也要堵住黑路子。现在传销行为花样频出,甚至披上了电子商务、金融投资、微商等貌似合法的外衣,年轻人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当前工商部门会同公安、教育部门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正是着眼于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72.6%受访者平均每周加班一次及以上 下一篇:规范“顶岗实习”是维护职业教育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