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西华师范大学:七十载扎根西部三十万桃李芬芳

西华师范大学:七十载扎根西部三十万桃李芬芳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4-21

四川母亲河嘉陵江畔。人文荟萃重地川北南充。  

在这草木葱茏的人间四月天,漫步在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以及遥遥相望的华凤校区,但见参天大树绽放新绿,锦簇繁花吐露芬芳,更有一个个青翠的小山岗与高大的校舍并肩而立、相映成趣。  

岁月洗尽铅华,西华师范大学70年的办学历史,让人不由得想起《诗经》里那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1946年—2016年。70年,70道年轮,西华师范大学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扎根川北、扎根西部,近30万毕业生犹如一只只凤凰从这里振翅起飞,在巴山蜀水、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间栖息、翱翔。  

“不看牌子看货色”。秉承这样的办学思想,西华师范大学自强不息,不断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一座红砖青瓦的古朴建筑在校园里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胡耀邦同志担任川北行署主任时的办公地址,承载着西华师大人的历史记忆。  

历经70年风雨岁月,西华师范大学的名字几经变更,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无论学校怎样变迁,西华师大人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这样一种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期间从沈阳内迁到四川三台县的东北大学。1946年,流亡14年的东北大学回迁沈阳,一批有志之士奔走呼吁,利用东北大学原有校舍、设备和部分留川师资,创办川北农工学院,培养经济建设的紧缺人才。川北36县及10个盐场纷纷响应,募集黄谷5万石(每石约合150市斤),同时每百斤盐附加两角盐税,以此筹集办学经费。1950年,在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之下,学校在相继经历了几次整合之后迁入南充更名为川北大学,由此开启了川北高等教育的全新征程。胡耀邦同志嘱托学校师生“不看牌子看货色”,关键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也由此成为学校几十年来最核心的办学理念。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师范院校,学校也于当年迁入刚刚撤销的川北行署原办公区办学。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成都,发展为今天的四川师范大学。留在南充的部分,在历经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三个发展阶段之后,于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今天,学校已发展为一所拥有3.5万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从抗日烽火中辗转迁徙的东北大学到今天的西华师范大学,从川北山乡三台县到嘉陵江畔的南充市,从老百姓挑着稻谷筹款创办的川北农工学院到2000年破土动工建设的华凤新校区,西华师范大学7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扎根西部、奉献社会的创业史。  

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回顾办学历程时深有感触,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深感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也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和责任担当。“不看牌子看货色”是一块文化的烙印,一直深深地刻在每个师生员工的心里,融会在“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里,成为学校继承传统优势、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动力。 

“在小地方也能干大事情”。凭着这样的执着信念,西华师范大学会集了一大批名师团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西华师范大学很多老师的记忆里,南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小地方”,这里远离中心城市,交通和信息都非常闭塞。今年84岁的植物分类专家秦自生回忆说,1957年她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完研究生学位,第一次来到南充时打听开往学校的公交车,却发现这个城市根本没有公交车,城市规模也非常小。在时隔59年之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平静地说:“我当时没有抱怨,欣然接受,我相信在小地方也可以干成大事情。那个时候,国家把我们分配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哪里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根本不会想那么多。”  

“在小地方也可以干成大事情!”这就是西华师范大学老师们的人生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正是有了这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西华师范大学70年来名师辈出。  

一代又一代的教学名师——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古代文学专家周虚白、傅平骧,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古诗词专家郑临川,哲学专家李耀仙,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胡锦矗,生物隐翅虫科分类专家郑发科,数学函数论专家顾永兴,历史学专家吴景贤、柯昌基、龙显昭……他们是西华师范大学师资队伍的代表和骄傲,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并一代代地传承着甘为人梯、不甘平庸的优良校风和教风。  

“大学的根本在于人才,在于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的杰出人才,在于为社会培养的各类优秀人才”,西华师范大学校长张健说,“目前学校正结合‘一流学科’建设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大力培育和引进各学科杰出人才。”  

有着“中国研究大熊猫奠基人”称谓的胡锦矗教授,今年87岁高龄,仍坚持到办公室上班。1957年,28岁的他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生班毕业后来到南充,和同事们一道组建了生物系。几十年来,胡锦矗和他的同事们一样,抱着“在小地方干大事情”的雄心壮志,创建了世界上首个野生大熊猫观察站,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保护中心。  

今天,生物系这株当年的幼苗,已经枝繁叶茂茁壮成林,发展成了涵盖7个学科门类的生态学学科群,与政治学一起成为学校的“学科特区”。与生态学和政治学并肩的,还有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天文学、教育学、数学在业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特色优势学科,就是西华师范大学的老师们念兹在兹的“大事情”。  

“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西华师范大学办学70年,一个个优秀的学子,为母校赢得了名声和口碑。  

在西华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前夕,教育部下发通知,学校推荐申报的天文学、统计学、生态学3个专业,成功获准为新设本科专业。  

至此,西华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已增至69个,其中包括16个一本专业,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万余人、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回望70年前西华师范大学的前身川北农工学院,当时学校只开设了5个专业,在校学生也只有几百人,尽管如此,学校培养的人才个个走俏。无论是建校之初还是7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还是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西华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得上、沉得住、干得好”。 

70年,是一条漫长的征途。70年来,西华师范大学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四川及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华师范大学校友、现任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杜学元回忆起母校生活时动情地说:“忘不了有着丰富藏书的学校图书馆,忘不了为了阅读,很早就去图书馆占位置的情景;忘不了母校的路灯以及宿舍盥洗间里昏黄的灯光,因为那是寝室熄灯后的阅读明灯!”杜学元的这番回忆,是西华师范大学一代代学子泛舟书海的生动写照。  

“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杜学元用这句话给母校作出了自己的评价。据统计,四川省许多市(州)的县教育局长、中小学校教师、中学特级教师都是西华师范大学毕业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副校长周利给学校的历史老师、西华师范大学毕业生叶德元点赞:“他有着太多的独特魅力,可以说是集勤奋、智慧、上进于一身,学生遇到他是一种幸福。”  

叶德元是西华师范大学2004届毕业生,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担任历史老师并兼任班主任工作,2014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在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叶德元被推选为“最美教师”之一,他是四川获得这项殊荣的唯一教师。叶德元说,教育其实就是爱,就是要用更多更新的方式,去爱身边的孩子,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被爱的幸福。这,恰恰是他从母校西华师范大学接受的“爱的教育”。回忆起母校的学习生活,叶德元满含深情:“西华师大有一种好的风气,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学本事,老师也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学生身上,生怕你不成材。”  

叶德元所说的这种风气,其实是西华师范大学几十年来的文化积淀,也就是“不看牌子看货色”这个朴素的道理和追求。在西华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这里不是一流的大学,我们要建设一流的学科;这里不是一流的大学,我们要做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科,以及一流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货色”。有了好的“货色”,学校的牌子也就跟着响亮了,就像当年的“南充师范学院”,听起来名字虽然“很小”,但是名气却很大。“牌子”就是口碑,就是叶德元这样的一个个优秀学子为母校赢得的赞誉。  

在西华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传来一个好消息——学校投资建设的天象馆将在今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仰望星空,感受浩瀚太空的神奇,将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心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这几句话,对于西华师范大学3万余名师生,以及广大校友们来说,或许是彼此之间最好的祝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华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又一次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国内高校首设终身学习实验室 未来将向社会... 下一篇:福建:有条件的高校应统一开设传统文化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