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上线率86.6%,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则今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校门口的高考喜报,最近又在网上被热炒。“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这个所谓“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质疑:如此高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得到高考高分数的同时,还失去了什么?
处于舆论争议漩涡中的衡水中学,一直有着“人间炼狱”和“高考梦工厂”的两极化评价。这两个评价其实很容易归因,从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尤其是考上好大学的角度来看,衡水中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从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成长的角度来看,衡水中学可能难称成功。
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可以做这样的定论——良好的学校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它首先应该是关于人的、基于人的、为了人的,因此是有人性的。教育不能完全只为考试,因此,如果学校成为批量化、流水化的考试工厂,失去了“育人”的根本宗旨,那么即便它的高考成绩如何辉煌,也与教育的本意相去甚远。
但我们为什么难以对衡水中学做尖锐的批评?衡水中学和与它一样著名的安徽毛毯厂中学之所以能够产生,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现行高考制度是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为唯一考察标准的。在这样的机制之下,学生、老师、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都不得不围绕着高考转,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健康成长的权利。“衡中模式”只是把这种残酷的学校教育模式登峰造极化了。
进一步来说,教育向来都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家长之所以拼命把孩子送到此类“高考炼狱”经受残酷折磨,除了传统的望子成龙心切之外,也因为社会的阶层流动越来越固化,平民子弟向上流动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只有通过高考这样的公平途径,才能向上流动。
由此可见,要移除“衡中模式”存在的根基,短期看要进一步加快高考改革,让高校录取学生不再唯高考成绩是论,而是在全面考察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创新性、领导力、社会责任感;长期看则要疏通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破除阶层固化的僵化体制,让中下层出身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流动。作为现行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的一个畸形产儿,“衡中模式”也应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流通活力的增加而自然消亡。(胡乐乐)
(光明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上海一中学推出书院课程 高中3年需读30... 下一篇:重庆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万余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