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教育部力助解决儿科医生短缺实施"开处方"系列措施

教育部力助解决儿科医生短缺实施"开处方"系列措施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3-28

本报北京2月24日讯,儿童医院少、儿科医生缺、孩子看病难,记者今天从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些社会焦点问题有望在未来5年逐个击破。为此,教育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介绍,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关注儿科医生短缺问题,高度重视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已通过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持续扩大研究生层次儿科医师培养规模、部委省共建医学院校等措施,为儿科医疗机构提供人才支撑。自2010年以来,共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3万余名免费定向医学生,缓解了基层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生短缺问题。“十二五”期间,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共计招收8200名。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政府共建一批地方医学院校,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要求共建医学院校扩大儿科招生规模,加大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使得儿童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凸显,也对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宋毅表示,教育部正在从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主动承担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科学科专业建设等4方面入手,加大儿科医生人才培养力度。

据了解,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要求38所高水平医学院校增加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规模力争达到1万人。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过渡期内,教育部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促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1998年调整儿科学本科专业对儿科医生来源影响”的问题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教育处处长王启明解释说:“在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不再单独设置五官科学、儿科学、中医外科学等临床二级学科的专业,调整优化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是根据当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行业用人部门的要求,参照国际医学教育培养临床医师的通行做法进行的,主要是为解决用人部门反映的医学生过早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就业适应性不强等医学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定位为学习内科、外科、儿科等临床各科基本知识的通科教育。从医学毕业生到儿科、内科等专科医生的培养是通过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接受专科培训和研究生教育来完成。将临床二级学科的专业合并调整为临床医学,有利于夯实医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临床综合能力,为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奠定扎实的基础。本世纪以来,本科临床医学、中医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持续扩大,2015年招生已达9万余人。客观上讲,这些学生均可成为儿科专科医生的稳定来源。从数量上看,远大于1998年仅有23所高校年招收650名儿科医学专业学生的规模。因此,一直以来儿科专科医生的来源是稳定充足的。”

王启明表示,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主要原因,从卫生计生行业部门反馈情况看,主要是儿科医生工作负担重、职业风险高、待遇低,难以吸引更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儿科医疗工作,导致出现了“一些从医者不当儿科医生”的现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儿科医生吸引力不足、医疗机构短缺和单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关键性政策问题。教育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各项改革,医教协同,着力解决好儿科医生短缺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6年1月重庆25位市属高校党委书记... 下一篇:教育部: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每周开馆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