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三维一体”助推创新创业

“三维一体”助推创新创业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3-28

近日,从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2015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传来喜讯:由我校“快乐居家”团队自主研发的“壹个师傅”APP项目荣获总决赛一等奖。

“快乐居家”团队创业成功在我校早已不是个案。据统计,自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组建以来,先后成功孵化出成都微力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快乐居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黑青蛙广告设计有限公司等17个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全校在孵项目100余个。

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鼓励措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各种指导与服务,探索出了创业团队从“创业苗圃”到“创业工作室”,再到“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三维一体的创业孵化模式。

营造创业氛围 激发创业热情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公共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组,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及实务》、《创业实践》、《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规定学生须在该课程组中修够两个学分方可毕业。同时,将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范畴。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或实训,仅2015年就举办9期创业培训班,完成350名学生的创业培训和实训。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在专业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多次选派老师参加省市就业局举办的SYB创业教师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聘请校友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

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学校从创新创业社团入手,同学院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协同专业创业苗圃,整合校院两级优势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的各种活动和实践机会,将第二课堂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同第一课堂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紧密集合。

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每个同学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也为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个人和团队进入“创业工作室”进行预孵化奠定了基础。

搭建创新平台 提升创业能力

在苗圃中涌现出的创业学生团队进入到创业工作室进行预孵化后,学校为这些团队配备指导老师提供专门指导,并推荐相关项目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竞赛,一大批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近三年,我校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367 项,省级奖584 项。近两年,我校共有216个项目获得了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创业补贴的支持。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利用俱乐部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实践,从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指导,从创业苗圃的培育到创业工作室的预孵化,创新创业意识已逐步深入学生心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梦想。

一大批创业典型受到媒体关注,我校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张天夫同学创办的“成都微力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增强现实开发的公司,已入驻成都高新区,公司年盈利在百万以上,受到《成都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此外,学校主动联系地方政府、企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牵线搭桥,与多个创投机构和校友企业建立了合作,为创业团队寻求到1000余万的投资和项目合作机会。

据悉,截至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拥有创业团队100余支,其中入驻到校级平台孵化的项目团队保持在20支左右,另外还有100余支团队在院级平台进行预孵化。

挥洒青春激情 成就创业梦想

学校积极将校内成熟的创业项目向创业产业园进行推介,加速创业团队的孵化,助力创业团队做大做强。我校与郫县布谷鸟创业公社、天府软件园创业场、绵阳科创区等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园区在多个方面与俱乐部进行合作,为俱乐部团队提供导师指导,成功预孵化的团队可以进入这些园区进行加速孵化。

目前,在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郫县大学生创业园等园区都有我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如:我校2009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范超等创办的成都吉本元素创意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已入驻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区;我校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王善钟创办的成都慧铭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已入住郫县大学生创业园;我校2012级法学专业朱艳梅创办的成都清翔芯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驻西华大学科技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 故乡情怀:柳笛声声 下一篇: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