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志军日前表示:现在本科教育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毕业生什么工种都做不了,还不及新东方职业技能学校的,毕业了就直接上手工作。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一纸文凭不如一身本领——“本科生不如技校生”的故事,确实流传着越来越多段子式的版本。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性价比”不高的本科生自然容易先被吐槽:花的钱不少、考的分蛮高,怎么在就业市场上还不如技校生紧俏?
能以佐证这份纠结的数字,也算是信手拈来:比如,2016年全国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要加入就业大军。这是继2013年、2014年、2015年三个“难就业年”之后的一个更难的就业年。而去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
不过,事情可能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比如,挖掘机、炒龙虾等蓝翔新东方们的双学位技术,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对于一个成熟国家的教育体系来说,由于普及高等教育而出现本科生找工作难,不过是学历水涨船高的正常现象罢了。毕竟,整个国家的梦想不能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上。
本科生“什么工种都做不了”,这个抱怨有点矫情。比如大会翻译、市场营销、动漫制作等,要适应这些岗位,恐怕好厨师或好车工,未必胜任。有几个背景不能不说:一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要达到40%。既然人人都上大学,那么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概率上是必然的。二是从产业发展来看,从工业自动化到工业智动化,机器人扮演着“腾笼换鸟”的催化角色,市场对技校生的需求固然从未停止,但“中国制造2025”还得倚仗更多科研技术的力量来领跑。
眼下而言,舆论从“技校生歧视”忽然滑向“技校生膜拜”,无疑也是一种极端。道理很简单:一方面,高职院校本身并不比普通高等院校“矮一截”,但它的“身高”不能只是体现在跟本科生赛“就业率”上,而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比如它对转型升级的引领,比如它对“双创”的支撑。另一方面,教育各有层次、各有担当,不能单纯为了就业,而把所有大学都弄得跟职校一样。
中国职业教育确实亟待发展,但它的方向,不是把本科生培养成技校生,而应该各司其职、按需发展。高等教育如何“去产能”是一回事,厘清教育培养目标与方向是另一回事。普通本科教育就是做学问的,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的,抬头望天和低头走路,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中国需要“大国工匠”,亦离不开“世纪大师”。如果人人都奔着就业而去,那也是教育的另一种病态执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郭树清: 下一篇: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