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中国地质大学张长厚:但求无愧于学生

中国地质大学张长厚:但求无愧于学生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3-02

中国地质大学张长厚:但求无愧于学生1

1988年,张长厚研究生毕业。在选择工作时,他本有机会进入研究单位,但最终他还是选择留在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为一名老师。在作出这个决定后,他的导师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当老师要上得了讲台,站得稳讲台,站得好讲台。

那时候,张长厚对导师的叮嘱体会得并不深。但如今,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将近30年后,早已经桃李天下的张长厚,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切身体会。

不久前,张长厚荣获了第十一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他直言:教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基础与前沿融合,需掌握度

在张长厚看来,当教师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不能对不起学生。学生们都是花学费来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坐在我们的课堂上,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这其实也是他所有教学活动的中心原则。

张长厚一直没有离开本科生的教学第一线。近些年来,他承担着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构造地质学和专业主干课大地构造学的授课任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学科相关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以缩短基础教学与学科前沿之间的距离,也是老师们经常努力去做的。对于这方面的探索,张长厚显得比别人要谨慎得多。

有不少学生曾经当面问他,构造地质学的前沿有哪些。对此,他的回答是:如果没有对课程和学科基本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全面了解,我告诉你哪些方面是构造地质学现在的前沿领域,你能体会得到并能理解或者同意我的说法吗?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即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才有可能逐步追踪和把握学科前沿。

我们要掌握一个度,一个量和质的度。他说,在研究生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专业基础,对于前沿科学的理解能力相对较高,但对于本科生而言,我们不能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大量植入最新内容,更不能为了对接前沿内容而影响更需要的基础知识。

在总共80学时的《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张长厚常常只会在不到10个知识点上进行引申,但这些知识点的引申都需要反复斟酌、精挑细选。我们需要对课程基本内容与学科最新进展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把握,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份富有营养且搭配合理的课程学习大餐。

课堂不是表演舞台

从2002年起,张长厚每年都会接受学生对他课程的评价。截至2014年,在12年的时间里,他主讲的全部课程学生评价均为优秀。

有意思的是,张长厚并不是一个很有讲课天赋的人,甚至连他自己都承认,他在课堂上缺乏煽动性。然而,这并不影响学生们的听课兴趣与学习效率,在他的课堂上,上课睡觉、走神的现象极少发生。那么,究竟靠什么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呢?

有些时候,你通过看学生的眼睛及表情,就能感觉到他们对你讲的内容是不是感兴趣,以及是否能跟上你讲授的速度。据此,我会调整讲课的节奏,乃至于声音语调的高低,以及重点难点内容的不同角度解读。语气、语调、语速等的突然变化,总能瞬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变化并集中到自己身上来。现在为止,这套方法还是蛮有效的。张长厚说。

在他看来,课堂并不是一个表演的舞台。一些老师有很好的口才和文采,可以把课堂氛围营造得很好,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最重要的是知识传授,如果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建立在牺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这就得不偿失了。

讲课只有热闹是不行的,但只有信息的灌输同样也不行,怎样将这两者恰到好处地融合起来,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张长厚说。

方法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除了一般的课堂教学外,张长厚也参与和尝试了不少教学改革。自2007年,他开始为地质学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大地构造学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张长厚组织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英文文献阅读、翻译、汇报、讨论及答辩的课程实习改革尝试。

与传统的授课相比,这种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需要师生双方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生需要花费12~20小时完成文献阅读、翻译、总结等,老师光相关文献的收集与筛选,每年就要更新97%以上。

对此,张长厚表示,在大学阶段,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传授学习方法。很多时候,不少学生停留在应付课程考试即万事大吉的学习状态上,还没有学会或者养成自主、主动学习,形成自有知识系统的习惯。而这种教学改革尝试,在拓展课程核心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前沿进展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强化了部分学生综合与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北京成最优创业城市 大学生已成创业生力军 下一篇:浙江鼓励省内高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