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寒潮,今天我穿了3条棉毛裤出门,走在路上突然想起,到了双休日在传说中的零下11℃里,我是不是在家也得裹棉被了。”
眼下对杭州人来说,如何穿衣也成了一件大事。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在从未经历过的零下11℃面前,把娃包成粽子肯定是不现实的,可是怎么能让孩子既保暖又不影响行动,很多爸妈心里都没底。
本周,我们就请教了“穿衣法则”原创者、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医生桂晓春。
还记得这个口诀吗?“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孩子该穿多少衣服?基本控制在气温+衣服=26℃。”
它就是桂医生原创的穿衣法则。
这周二杭州气温明显开始下降,晚上桂医生拿出两件女儿的羽绒服,比厚薄程度,在这股寒潮来临前,今年杭州的冬天总体来说,还是偏暖的,桂医生的女儿连羽绒服都没上身过。
那天,杭州各城区教育局的放假通知还没最后确定,如何让孩子在这次大雪天里不冻着,也是桂医生在考虑的问题。
“降温时,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加衣服,但爸妈们要注意室内外温差的问题。出门前,要做好防温差的准备。”桂医生说,即便是在家开空调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从早开到晚,保持房间处于恒温状态,开一会儿关一会儿,还不如不用空调,因为这样孩子更容易感冒。如果带孩子出入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有些地方把空调温度开得老高,孩子稍微动一下就会出汗,身上汗津津的,出门一吹冷风,很容易引发感冒。
在具体穿衣方法上,桂医生建议,爸妈们还是多用叠加法,也就是多穿几层。这样等气温回升一点,就可以慢慢减掉一件衣服。另外,在早上,爸妈也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着装准备,比如当天气温和前一天相差5度,就要加一件棉马甲,如果相差10度,那得加一件羽绒衣了。
这么冷的天,桂医生还建议,可以适当给孩子喝点姜茶,用半个鸡蛋黄大小的生姜,加12颗小红枣,煮沸十几分钟,给孩子喝,有一定的御寒作用。当然无论是哪种穿衣经,桂医生觉得都是因人而异的,虽不严谨,但是一种生活经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成为“新市民”还有哪些“坎” 下一篇:由南到北 孩子们的寒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