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浙江 > 宁波霞浦德育教育的多元探索

宁波霞浦德育教育的多元探索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29

  宁波霞浦德育教育的多元探索1

九峰幼儿园的孩子在中药房体验

  本月初,北仑区四所学校发布招生预警公告。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位于霞浦街道的九峰小学也名列其中。在该街道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看来,九峰小学的预警,是霞浦教育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是人口不断集聚,产生了入学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教育质量提升之后,吸引了周边区域的生源迁入。”

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作为临港大工业基地、国际物流园和大型加工企业集聚地的霞浦街道,对教育卫生等配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街道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占民生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满足居民子女“能上学”需求的基础上,霞浦教育还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不断探索各具特色的德育之路,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让孩子们“上好学”,形成了九峰小学“养正教育”、九峰幼儿园“根之教育”、霞浦学校“融合教育”等多个品牌。

九峰小学“养正教育”

———倡养正教育,筑人生根基

2003年,逢北仑二次创业,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九峰小学。

新九峰的文化名片之一是“书香”。九峰小学致力于“书香校园”的打造,让孩子们从小“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营造“德馨满园,书香满楼”的校园文化氛围。

2005年,学校联合北仑区文明办、北仑区教育局等六家单位,率先试点开展了北仑区书香家庭的创建活动,并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书香校园构建模式,全面推动“书香九峰”向校园外拓宽,向纵深处发展。

“德育小讲堂”是新九峰的另一张文化名片,并以此带动了区域内外众多兄弟学校的德育讲堂建设工程。“九峰德育小讲堂”的建设以“读千古经典,做少年君子”为宗旨,共推行了“五项举措”,即“构建课程体系”“形成运行网络”“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工作机制”和“营造文化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以《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为教材,通过“诵、听、看、讲、唱、写、评、行”等形式,学习并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地发展,最终培育“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的美德少年。

在“书香九峰”的打造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对育人内涵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阅读与实践同行,人文与科学并重”,“九峰小作坊”学生社团课程应运而生。

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侧重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农作坊、面点坊、针织坊等小作坊,以及侧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的盆栽坊、木工坊、科技坊等学生社团。这些学生社团课程旨在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社团活动,培养和增加他们的生活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取得了精神和物质成果的双丰收。

“学位晋级”是新九峰评价体系方面的一大创新。这一评价方式的改革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把学科教学评价、德育评价、活动评价等制度进行整合,按照“行为表现”“学业成就”“能力特长”等类别纳入体系,以这些多元分类为纲要制定总条例的各项评价细则。

《学位晋级机制》中的评价条例,由易到难分别与“准小学士”“小学士”“小硕士”乃至“小博士”学位的获得相挂钩,从而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能在该机制中获得激励评价,并通过努力,获得更高层次的评价。该机制在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及时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采用学位晋级方式,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九峰幼儿园“根之教育”

———根之茂者其实遂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素来被称为“向下扎根的教育”。在九峰幼儿园园长王秋红看来,幼儿教育既是育人的本原,也是树人的根本。教育者所需做的就是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让孩子的生命获得健康成长。

走进九峰幼儿园,塑胶运动场上一片热闹,滚铁环、丢手绢、斗鸡……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精心布置的养正堂、国粹廊、聚宝阁、启智坊和大擂台等,则将整个园区装扮得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

从2006年创园起,王秋红就确定了以“民间游戏”为特色课程的办园方向。9年来,民间游戏渗透进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成为九峰幼儿园“家喻户晓”的特色。如今九峰幼儿园不仅是省一级、市五星级幼儿园,也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民间游戏的传承基地。

“民间游戏不仅能娱乐身心,促进孩子的发展,也能提升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归属感。”王秋红告诉记者,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老师们会传授不同的游戏,比如小班的孩子玩斗斗虫、炒黄豆,中班的孩子玩抛香棒、击鼓传花,大班的孩子玩斗鸡、“打煞胚”等。这些传统民间游戏,让孩子们找到了不同的乐趣,也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同。

随着对民间游戏认识的逐渐加深,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渐渐地,王秋红开始思考,如何将民间游戏和幼儿园的课程自然融合,使之成为九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品牌。从单一的民间游戏到“根之教育”品牌的创建,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艰辛满布。

王秋红带领教师们一边实践一边探索。在省、市、区教育部门安排的教研活动中,她一次又一次认真、谦虚地向专家们请教,并邀请他们来幼儿园上课,最终确定了“根之茂者其实遂”的办学理念,并以培养亲传统、明礼仪、健体魄、会求知的儿童为目标。

如今,从幼儿园的内部环境、课程编排到教学管理,每个细节王秋红都立足品牌打造,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品牌建立只是开端,打造品牌才是一个持久过程。”王秋红说,成为北仑一流的幼儿园,这是包括她在内的每一个九峰人奋斗的目标。

事实上,不止是九峰幼儿园,在霞浦其他4所幼儿园———霞浦中心幼儿园、黄鹂幼儿园、陈华浦幼儿园和百灵幼儿园,王秋红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长”。可以说,这些年霞浦幼教每一步的发展,都深深地烙下了王秋红的“印迹”。

目前,霞浦5所幼儿园共有41个班,1000多名孩子,不仅满足了本街道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相应地也缓解了其他街道孩子的入学压力,霞浦街道也被评为“市学前教育示范街道”。

霞浦学校“融合教育”

———城乡成一家,友善筑和谐

“非本地户籍学生在全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29.5%,7年时间一路攀升,增至67.0%”。这是记者从霞浦学校得到的一组数据。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特定区域学校教育出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挑战:如何有效地引导外来孩子融入本地文化,对新环境产生幸福感,对新同伴产生认同感,对新校园产生归属感?

位于霞浦街道的霞浦小学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依托社区少先队平台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挖掘、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创设了一个从校内到校外和谐统一的融合环境,搭建起了学生交流与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结成伙伴、彼此走近,在伙伴间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友好合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品质,培养爱乡情怀与公民素养。

———通过活动,拉近情感距离。为促进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天性,以“活动”为手段,开发与实施了以“同伴交往”和“主体适应”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接触,在活动中加深了解,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在活动中结下友谊。

———双向互动,组织共同教育。“融合教育”不能仅是集中在外来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单方面活动,还应当针对城乡学生双方情况,组织起来共同教育。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社区、农村、企业,与当地居民广泛接触、学习,并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2012年6月,作为“融合教育进社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少年手拉手友谊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城乡友谊的实体桥梁。

———重塑文化,建立故乡情感。霞浦小学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与社区教育资源,构建起《和谐乡情》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课程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感受地域乡情和“包容、守信、创业、创新”的和谐氛围。学校还汇集全校学生故乡所在的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最响亮的口号、最美的风景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打造成一条“故乡风情廊”。

霞浦小学教育工作者可喜地看到:学生在感恩意识、公民意识、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实践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学校的做法对所在社区9000多位市民、1800户家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户外来家庭、2万余位“新北仑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寒潮来袭 多校启动“隔空授课” 下一篇: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全部参与定点扶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