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 两岸高校“学霸”谁更拼?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 两岸高校“学霸”谁更拼?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23

台湾学生像羊,大陆学生像狼,这句话流传好久了。台湾大学的柯伯麟说。2015大陆台生研习活动日前在台北举行,大陆求学归来的台生们现场分享经验。两岸学生有哪些不同,大陆高校生活跟台湾有何差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几名台生和大陆学生。

狼性十足名校君?

在近年一些新闻报道中,两岸学生似乎已经有了固定的形象大陆学生勤奋,台湾学生懒散。柯伯麟对此不以为然:不能一概说大陆学生勤奋,台生太过轻松,哪里都有比较拼的人,用这样的新闻去厚此薄彼不大可取。

不过,从两岸高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大陆学生的课业压力确实比较大。记者了解到,台湾高校普遍规定,四年制学士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分。而反观大陆名校,北京大学只有个别院系毕业学分要求130多分,更多的院系要求在140150分之间。清华大学则至少为170分,人民大学均为140分以上,多数在150170分之间,其他大学毕业学分要求也普遍高于128分。

柯伯麟认为,学制不能说明学生的勤奋程度,他说,比如台大的本科生,一般会主动多修学分。而实际上,多修学分的情况在大陆名校也很普遍。2013年,台湾大学双主修人数有641人,辅修为670人。同年北京大学双学位结业人数为1291人,辅修为156人。两校每届本科生人数均为3000人左右,以此粗略计算,台大修双学位或辅修的比例约为43.7%,北大约为48.2%,后者略高一些。

对于学习另一门专业的初衷,清华大学(北京)的庄晨宇说:我主修热能工程,修双专业主要出于个人兴趣,掌握些经济学知识,对交叉研究有帮助。对此柯伯麟表示认同,台大在双主修/辅修的专业设置上,也会有一些跨学科的内容,这样能开拓视野。台湾的政治大学、师范大学等校,另修一个专业的同学也是蛮多的。柯伯麟说。

中兴大学的梁皓云则有不同的观察,我们修学分,通常是刚刚好,多出一两分是避免挂科。在选课时主要看哪门比较好过,而不是说要努力吸收多少知识。我觉得这种现象在台湾的大学中还算普遍。对于双主修或辅修,他说,我身边几乎没人修习另一门专业。但有些同学修完本专业学分后,会在大四学一门外语。

两岸学生哪不同?

柯伯麟坦言两岸学生的确存在差异。就读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的他,2013年前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交流一个学期,课堂上的师生交锋,令他至今难忘,北大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课堂讨论比较活跃。台湾学生比较被动,不大敢与老师交流。

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北京)的许芷瑄,她是台湾人,从小转到大陆读书,她认为两地知识观的差异,或许能为狼性与羊性的差异提供解释,台湾比较没有读书至上的观念,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多拓展能力。

大陆同学很学术,有时会被我们看做是死读书。而台湾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多,大陆学生可能相对独立,各自打拼。这可能是他们比较像狼的原因吧。梁皓云在台湾中兴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去北京大学读研,9月开学后将在北大继续读博,我们本科毕业不写论文,学术能力主要在研究生期间培养,本科是打好基础。大陆同学总体上比较勤奋,台生感到有压力。

大陆高校偏重学术研究,台湾高校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台湾大学,志愿活动是必修课,共计3学分。有人去小学支教,有人参加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台大有1000多个社团,比如按摩社、词曲创作社等,有主流的,也有很小众的。柯伯麟介绍道。大陆高校社团则相对较少,北大、清华为二三百个,人大只有一百出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青春三下乡:传播知识进基层,亲近农户问民... 下一篇:“互联网+”究竟会给教育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