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江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江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19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示范区,江苏省现有普通高校137所,在校生185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高校获奖79项,特等奖和一等奖总数全国第一。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江苏省高校有13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截至2015年9月,江苏21所高校共有76各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另有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200。

江苏高等教育缘何在质和量上均胜人一筹?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面对新形势,江苏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思路,逐步推进实施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举措,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江苏模式’。”

放手促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2011年,随着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的签署,江苏高教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改革的触角伸向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作为首批进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立刻做出呼应,参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改革尝试。2012年4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正式颁发,规定在任校领导除分管校领导、院士和国家教学名师外,均不进入校学术委员会,其他党政处级干部进入比例不超过委员总数的20%,且不兼任相关职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随即产生,53人中,除1位院士副校长外,书记、校长等其他校党政领导都未进入学术委员会,职能处室负责人只有4位为委员,其他48位委员都为学术单位学术带头人。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学,中国矿业大学的学术委员会进行了实体化运作,专门成立正处级的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有专职人员3人,学校甚至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会议室。“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些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教授治学的理念和氛围。”中国矿业大学许多教师们称赞道。

“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缪建东说,近两年,该校加快“教授治学”步伐,探索学院教授委员会机制,逐步实现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全校25个二级学院全部组建了教授委员会。委员会由10—15名教授组成,直接参与学院管理、教师聘任、人才培养计划等工作,委员会的决策直接左右学校的决定。

在 “去行政化”的“专家治学、教授治学”改革道路中,常州大学也探索尝试了近三年。2013年,该校开始全面推行的“专业负责人”制度,选拔出10个校级重点专业负责人和43个一般专业负责人,做到了全校本科专业全覆盖。此举为省内高校首创,标志着该校在探索“去行政化”、施行“教授治学”道路上走出重要一步。与“专家治学”相呼应的人事制度改革亮点是,常州大学以实绩论英雄,大胆推行“低职高聘”改革。该校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孔泳凭借系统的科学研究,在2010年获得的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副教授七级岗”成功竞聘到“教授二级岗”。

目前,江苏已有15所高校章程通过核准并公布,还有66所高校将在今年底前完成制定和核准工作。这一举措将加快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向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转变。

与此同时,江苏还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江苏省教育厅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15项和创建达标项目34项。向22所高校下放教授、副教授学科评议权,授予12所本科高校自主认定高校教师资格权限。

协同创新,转变发展路径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江苏高校共获3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63项成果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占全国20.5%。

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摘取五项国家科技大奖,其中,吕志涛教授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吕志涛教授告诉记者,成绩的取得是业界精英“抱团攻关”的结晶。参与项目的校内专家教授就有15人,而参与完成项目研究的单位都是专业领域或行业佼佼者,包括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

3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背后,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体制的支撑。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计划,建设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围绕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对全省高校服务江苏战略新兴产业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群,主动对接产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需求,努力形成了协同创新合力。

纳米产业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新兴产业。2011年5月,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2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两年后荣列国家首批“2011计划”。 截至2014年底,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已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基地9个,近3年牵头国家“973”计划、“863”重大计划、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62项,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纳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沈健说,通过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地方与行业互动发展,让高校在国家建设中担当起创新创业先锋的重要角色。

目前全省共有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2个,协同创新中心59个,培育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2个,用以引导和支持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及地区等壁垒,与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据统计,在江苏所有产学研合作的536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高校作为成果来源和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了251个,占全省重大科技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的47 %。

创新思路,建设高水平大学

从2010年起,江苏每年投入10亿元,在全省高校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两期立项建设优势学科259个。然而,要建设现代化大学,江苏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是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为此,江苏实施三项举措:

一是建立名校结盟,发挥高教资源集聚优势。2011年,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教学联盟成立,联盟里的5所高校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惠及10多万师生。最近,江苏又在探索联盟内高校间的转学,打破考生一考定学校、定专业的现状。

二是分类评估,优化教育结构。江苏根据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等不同侧重点,确定高校发展类型,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错位竞争、特色办学。在评估机制上,对应实施高等学校类型评估、学科专业特色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和办学总体绩效评估。

三是放眼国际合作办学,向国际一流大学取经。如通过与杜克大学合作,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主攻精英教育和前瞻科研。引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苏州大学在老挝设立老挝苏州大学,开创国内境外办学先河。

在大胆改革的同时,江苏将建设现代化大学的立足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通过组建校地、校企教学联盟、共建教学实验室、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载体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式,推进高校同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有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链与行业产业链的对接。

黄宇人自2013年南京大学毕业后,经营一家出国留学教育的公司,目前年营业额达几百万元。黄宇人的经历得益于学校自由的选课机制,得益于“三三制”。从2009年起,南大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展“三三制”教学改革,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和“学术专业”、“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具体来说,南大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了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截至2014年秋季,创业课程已经累计开设112门次,共有5000多名学生选修。2014年9月,历时8年多探索的本科生“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获评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目前,江苏各高校陆续出台相关改革措施,如淮海工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游学制”,苏州大学成立敬文书院、组建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使不同兴趣、不同专长的学生,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

在高层次“拔尖创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方面,南京农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开展五年制直博生教育改革,被列为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项目选择在国家重点学科中开展,打破传统研究生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将本-硕-博课程体系相互贯通,针对直博生专门进行前沿技术集训,并且设置专项资金资助直博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探索出颇具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是对我们每一所大学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能力和责任的考验,在这一点上,江苏教育界有清醒的认识,有坚定的目标,有具体的举措,也有勇敢的担当!”沈健如是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纪实:从 下一篇:刘延东:教育公平是最具起点意义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