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多元协同 唱一出特需人才培养的“好戏”我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创新之路

多元协同 唱一出特需人才培养的“好戏”我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创新之路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11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校2012级机械领域的在读研究生黄铭森就开始奔波于新疆尉犁、河南安阳长势旺盛的棉花地里,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研究、试验各式新近开发、研制的采棉机。试验证明,使用复指杆技术或者刷辊式采摘技术之后,可以有效提高棉花采净率,减少棉纤维损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根据我们的计算,若推广我们的新技术,棉花收获成本将下降70%以上,不仅能缓解采棉‘用工荒’,还能有效促进中国棉花产业发展。”黄铭森兴奋的说道。

黄铭森,这个在读研究生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已拥有8项专利,部分专利已经开始在相关领域里投入生产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听上去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他的研究生同学圈中,这并不稀奇。与黄铭森同时进我校攻读专业硕士的还有33名同学,他们中还有不少与黄铭森一样,动手能力非常强、科研成绩突出。截止到目前,这一届研究生已经申请专利42项,已授权32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74篇,其中EI检索12篇,SCI2篇。参加各类纵向课题12项、企业课题19项。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分析诊断、电力线路覆冰监测、钢帘线生产、轨道车辆等领域发挥作用。

我校从2012年开始培养电力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黄铭森和他的同学们看来,作为我校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们是学校紧跟“需求导向”、创新性地培育“特需人才”的第一批受益者,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我校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到底有怎样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性做法呢?

研究生处处长李先允介绍说:“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既不是低层次研究生教育,也不是应用型本科生教育的加强版,而是依据‘特需项目’的‘需求导向’、以应用研究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其培养特征一定是职业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我校虽然有着十多年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积累,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我们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审慎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我们将培养理念确定为“五个注重”、“三个对接”,即: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注重现代工程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职业素养培养;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培养标准与资质认证对接。”“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现场工程师,我们更主张按照学习、科研和工作一体化的模式,通过工程实践和项目牵引,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

有了创新的理念作为先导,还需有创新的实践,否则理念就成了空中楼阁。李处长坦言:“理念运作在实践中并不容易,要做实、做出成效、做出特色,难度比较大。多元化的校企融合是学校的办学优势,我们抓住了这个优势,从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创建一种‘多元协同’的新型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多方联动 全过程革新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学位,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鲜明的职业标准。如何打破传统的“三段式”、“一刀切”的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既具职业能力、又具学术能力的优秀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学校与中机联、中电联、博世—力士乐、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11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依据现代产业技术广泛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学校首先打破了各学科间的壁垒,推行大电力、大机械交叉协同的学科群建设。比如,整合电力、通信、计算机、机械等学科,组建了“智能电网新型电气装备与技术”培养方向;整合机械、材料、车辆等学科,组建“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培养方向。不同学科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的应用都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学科群的建设为研究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为产生新观点、产生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程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在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学校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学生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着力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品牌课程、讲座课程,重点实施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双模块化”改革,各模块的构建不仅突显了系统化、新颖和实用的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能融为一体,若干个选修模块还增加了学生选学选教的灵活度。用学生的话说,“导师边上理论课边让我们实际操作是常有的事,来自企业专家的各种‘高大上’的课程、讲座也很多,我们有不少机会‘对话’科技前沿。”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不仅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占总分学的28%),还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构建了以“统筹规划、贯穿全程、项目载体、交替互补”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采访过程中,机械工程专业的位云成告诉我们,学习的三年里,各种基础实验、工程实训、企业见习是交替进行的,课程案例教学为我们提供初级经验系统,校内实验平台提高了专业实验技能,校外工程实践训练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训练对创新能力的激发则尤其重要。“从第三学期开始,大家必须要参与到导师或企业的项目研究中去,从跟随企业导师做一些基础、琐碎的工作到进入轨道车辆前沿课题组进行科研工作的确是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但它让我们学会如何寻求课题方向和创新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所用,也提前让我们接触到了社会生产领域,对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和社会很有帮助。”

深度融合 全方位构建实践平台

“工程实践”始终是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硬件条件,必须依托结构完整、衔接紧密、运行流畅的实践平台作为支撑。我校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打造的正是集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为一体,集实训、科研为一身,优势互补、环环相扣的系列实践平台,并实现了三个不断线——工程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创新教育不断线。

在校内,学校与美国GE、法国施耐德、日本三菱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引入美国、德国、香港理工大学等先进理念,建立了占地36000平方米、集基础实验、工程训练、项目教学与一体的大型工业中心和创新学院。校内实践平台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还原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入工业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学生仿佛进入了各大企业的研发现场和生产线,相当于把工程现场搬进了校园、搬进了课堂。另一方面,校内实践平台还能够提供有些企业所没有的实验环境。这一点,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实习的陶学伟深有体会。“我的课题是研发超高碳特高强度钢丝,产品仍处于试验阶段,实验时经常会用到学校有而企业没有的扫描电镜设备,学校实践平台与企业需求的结合,让我的学习和研究都更有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社会特需项目培养人才,有明确的实践导向,学校不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和参与者,而需要与社会、企业、科研院所的共同参与。因此,学校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形成了多元主体投入、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开放式新型培养系统。到目前为止,学校与企业共建了17个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学校还把由学校牵头、中科院电工所、国电南自等联合组建的“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南京康尼机电股份公司等四个校资企业纳入这个新型培养平台中。

目前,这个多元协同的平台已为研究生提供了40多项技术研发课题,有些课题甚至是企业生产中面临的“急、重、难、新”的问题。2012级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采掘机械CAM系统的应用开发”、“电动汽车液压辅助动力系统研究”、“输电线路覆冰分析与建模”、“电力系统数据网络访问控制研究”、“配电网公司公共信息模型研究及高级应用开发”……学生们100%的论文选题都源于生产实际、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接地气”。在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实习的王娇的校外导师李广华高工多次表示:“学校的培养方式实现了学科、科研、社会需求的三位一体,有助于带动企业的生产技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公司也非常欢迎这样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团队协同 多元化打造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我校一改往日师徒传承的传统指导方法,采用的是专家领衔、导师负责、团队培养新方式。

由于技术发展、学科交叉,工程与产品的复杂性,学生的指导已不再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双导师”制,而是由领衔专家、责任导师、企业导师和协作导师组成团队进行指导。领衔专家由知名教授或企业知名专家担任,主要参与研究内容与培养方案的组织制定,组织开展重要的学术研讨等;责任导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整体进程的具体工作;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企业实践、工程训练和学位论文指导;协作导师由相关学科和实验教师担任,研讨确定重要环节的培养方案,以及论文的阶段性指导和评议。这就意味着,在整个学习环节,每名学生都至少有3-4名导师可以面对面地传授知识和技术。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校已聘请100多位包括院士、国家高技能人才、总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在内的专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兼职导师。

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的加入,研究生们的研究方向与毕业论文更加贴近社会实际,研究过程也少走了不少弯路。电气工程专业许家浩的课题是关于“输电线路覆冰建模及预测方法”的研究,他的校外导师姚卫斌就是一位一直工作在江苏输电线路领域第一线的企业高工,在该领域多有建树。在导师们的引导下,许家浩的课题通过气象数据的提前分析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覆冰量,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浙江省临安供电公司得以运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内导师帮我们拓宽理论视野,校外导师从技术角度给予我们指导,对我们出成果帮助都很大。” 许家浩说。

以创新理念为舵、以创新实践为帆,辅之以多元协同为特征的体制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特需人才’的培养之舟会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扬帆远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同宿舍四朵金花的“考研梦” 下一篇:校领导看望江泽林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