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把住“四点”,致力“专业+专长”技术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把住“四点”,致力“专业+专长”技术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05

自2012年我校改制成普通本科院校开始,学校就一直在探寻以学校综合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主线,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走应用型本科之路。2014年,作为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的六所高校之一,我校顺利加入了全国应用大学联盟,更坚定了我校深化综合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决心。时至今日,学校各部门、院系在推进综合改革之路上百花齐放,各展所长,为我校长远发展进行了有效尝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11月9日,旅游与服务管理系2013级酒店管理本科专业10名学生满怀兴奋与期待抵达上海雅居乐万豪酒店,与此同时,有16名学生抵达重庆JW酒店、19名学生抵达成都万豪酒店、12名学生抵达三亚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他们要在万豪酒店进行为期8个月的企业管理技术实践,学习实践国际酒店集团的企业文化、服务标准、经营模式、管理流程,这也标志着旅游与服务管理系与世界500强企业——国际酒店业巨头万豪国际集团合作开办的“万豪班”进入实质培养阶段。

根据重庆市旅游人才相关规划显示,重庆市旅游人才到2020年总体需求将达到28.1万。酒店行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高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错位,进而导致学生就业难和酒店选人难的“两难”困境。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推荐转型发展的相关精神,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坚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衔接、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匹配、专业发展与企业发展共赢”,提出了“专业+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专业”是指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属性,固守专业之本,重点培养学生从事酒店行业的扎实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这里的“专长”是指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酒店行业的多维方向和新兴业态,实施动态调整,重点培养学生能胜任具体酒店行业的岗位实践能力和专业特长。“专业+专长”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科固有属性和行业动态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简单的书面概念和抽象模式,如何能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现实,真正实现专业基础扎实,专长特征明显。旅游与服务管理系在开展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只有牢牢把住“四点”,逐一攻克,才是实现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转型的根本。

突破难点:课程建设

课程的有效组合构成不同的专业,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专业从本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组合,因此专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意见,切实改变仅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提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水平,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专业能力标准、工作岗位要求、高等教育规律制定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在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三大类能力模块课程中根据课程性质、作用等组建课程群,每个课程群设课程群组长,负责课程群各课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有效整合各门课程,发挥课程在能力培养中的整体功能。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采取“1+1”微型课的方式,即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部分内容专任教师讲授,部分课程内容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授、演示,将行业前沿资讯、企业真实案例、情景、项目引入课堂。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结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多次组织“翻转课堂”公开课、课程改革交流会、微型课汇报会等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强化转型建设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编写教材3部。

改善痛点:专任教师

无论再好的转型设计,必须靠专任教师实现。然而转型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站稳讲台给专任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获得试点以来,旅游与服务管理系积极通过教学工作会、公开示范课、培训分享会等方式引导专任教师转型。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安排教师参与各项挂职锻炼和培训,酒店管理专业共派出七位专任教师到酒店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专任教师参加企业、行业、协会、院校、政府等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累计近30人次;八位老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四位老师获得“饭店总经理岗位培训证书”;20位老师在学校首轮双师资格认定中教师获得“双师”资格。通过挂职锻炼、培训交流、资格认证等一系列措施,专业教师了解了酒店前沿动态和经营现状,丰富了实践经验,积累了教学素材,树立了教学自信,也促进了人才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汪正彬到上海绿地万怡酒店挂职锻炼1个月后深有感触的说:“通过暑期挂职锻炼1个月,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联系酒店实景,教学更有底气;避免纸上谈兵,教学更加从容;鲜活教学案例,课堂更加生动” ,而这正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共同的心声,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经历了这个阵痛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的转变。教师变了,作为教学实施中最能主导的因素也就变了,转型发展的生命力就能得到切实的增强。

寻求支点:校企合作

《意见》中指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而校企合作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过程中,改变过去学校关门办学的做法,加强校企联合,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酒店管理人才整体培养过程,通过边教学、边实践、边科研、边应用,使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更贴近行业、贴近企业,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此,旅游与服务管理系组成了政企会校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专业建设咨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强指导与合作。先后与万豪国际集团、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喜达屋”、“万豪”订单班,形成覆盖酒店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四年全过程、培养全方面的“三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良好的校企合作支撑,构建“两线四段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两条线,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次开展行业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企业综合实践,同时保证累计行业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为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不断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方面,在原有酒店实训室的基础上,对客房实训室进行了扩建,前厅实训室增设了电脑硬件及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酒吧实训室成功建设成为由学生运营管理的经营性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方面,从原有市内外30余家校外合作酒店中,精选10余家五星级酒店作为校企合作核心企业,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践以及就业等要求。此外,还积极引入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等配套措施,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紧盯落点:学生发展

转型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行业需求,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旅游与服务管理系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一二三课堂融合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2015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饭店服务)中获得2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1个单项三等奖和团体奖。2014年获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市级立项2项;2015年立项 6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2013级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上海、三亚、成都、重庆万豪酒店实践过程中,短短1个月实践内,让学生们对国际高星级酒店的服务、经营、管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让同学们对身着燕尾服、衣领别着“金钥匙”徽章的酒店高级礼宾司和酒店职业经理人有了更大的职业向往和更强的奋斗动力。万豪集团旗下的合作酒店也对该系学生在酒店的实习表现竖起了大拇指,学生良好的仪容仪表、强烈的服务意识、娴熟的服务技能、踏实的工作精神更加坚定了他们与旅游与服务管理系建立长期校企合作的决心。校内专任教师也纷纷表示,作为校内指导教师,看着我们的学生这一个月成功地实现了角色转变并逐步适应工作岗位,内心无比欣慰。

“我们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是国际著名奢华酒店品牌——丽兹卡尔顿酒店的座右铭,也是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直坚持的职业信条。尽管推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才迈出第一步,但这一步却坚实而有力。积跬步以至千里。只要继续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必将赢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变革,让酒店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更扎实,专长更突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强硬紧缩与量化宽松 “黄金时代”下的英国... 下一篇:国际班女生热衷美剧熟记台词 被耶鲁提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