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15年规划:沪上高校如何在新的分类序列中对位对标

15年规划:沪上高校如何在新的分类序列中对位对标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2-30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谋定未来15年

沪上高校如何在新的分类序列中对位对标

在新近印发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高校分类管理的目标制定更为明晰,按照“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社会参与评估”的基本原则,科学确定每一所高校在“二维”分类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避免资源过度分散、学科专业设置过多过杂。

据悉,《高教规划》的“二维分类”主要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的两个维度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人才培养的主体功能,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4种类型。而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3个类别。

从布局结构优化到分类引导办学,要使“二维”分类管理评价体系真正取得预期成效,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十分关键。在“二维”分类体系下,学术研究型综合性高校固然有其综合优势,但如果只是简单的“面广量大”、没有“厚度”作支撑,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发展陷阱”; 而如果应用技能型特色性高校真正能够找准自己“一招鲜吃遍天”的核心优势,也一定能够成为社会和市场的“香饽饽”。

上海多所高校的探索实践表明,在上海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之下,《高教规划》的出台,将为上海高校争创一流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引导,把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带入全新阶段。

上海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三步走”

如何积极应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挑战,如何充分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政策及高教规划精神,如何深刻回答在近期、中期、远期应当树立怎样的目标?上海大学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校党委书记罗宏杰说,第一步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以美术、电影、社会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等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以及20个优势学科方向,努力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第二步,到2030年,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大学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步,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大体上在上大新组建55周年前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力争走在国内一流大学前列。

“有所为,有所不为”,上大逐步调整同质化严重且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学科,继续发展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支撑上海发展战略急需的特色学科,形成“1+4+20+X”学科布局。据介绍,“1”即新建1个学科门类,通过组建医学学科,造就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高度重视医工交叉、老年辅助技术装备等新的学科生长点。“4”即优先建设4个高峰学科,优先发展电影、美术等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特大型社会治理急需的社会学学科,以及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材料学科。“20”即重点建设20个学科方向,在“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材料基因组”、“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环境污染与健康”等领域凝聚学科方向,形成特色优势。“X”即形成一批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围绕上海市学科布局调整,选择支撑现代服务业和航空、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交叉学科加以发展。

目前,《上海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 已经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罗宏杰表示,上海大学力争用若干年的持续努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瓶颈和难题,建立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本框架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优化富有上海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上大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以“应用技术”为本顶层设计

近期国家三部委联合推出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则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颁布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作为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公办本科地方高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根据上海高校“二维分类”管理的要求,在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之际,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成为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摇篮”的办学定位。学校表示,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秉承“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的传统,走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应用技术人才之路,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对接区域,对接行业,对接企业。目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已与企业联合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个,区级平台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近20个。学校联合上海科学院,成立了实体性的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又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百润香料香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香料香精及化妆品研究中心”,50多项科技成果在国内外企业实施产业化推广应用,成为国内系统从事香料香精专业技术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产学研基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还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制药工艺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成功开发了康布斯叮、氯吡格雷等新药,在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领域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另一方面,对接职业标准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接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实现毕业生与行业企业岗位的紧密对接。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院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他们占委员数20-30%,全程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课程建设上,逐步实施知名企业认证课程、公司学位课程、行业协会认证课程等制度。学校还与大型企业共同推进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校外重点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练身手的场所。还与西门子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国际知名企业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学校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实务部门、企业生产一线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师能力。如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每年安排近百名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则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形成长效机制。学校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教师必须参加一年以上工程实践,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26%,建设了一支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传习创新突破自我

新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 立足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针对六大门类人才培养主要高校的布局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其中包括加快提升艺术类高校和艺术学科的整体水平。

对此,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表示,上海工艺美院在“十三五”建设中,将遵循“特色性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发展途径,传习守护,不失其本,发展创新,知行合一,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一所肩负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高职院校、一所具备技术思维和商业思维的艺术设计院校、一所多起点多途径开放型培养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拥有55年办学历史,本市近半数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上海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均为学院校友。学院主要开设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设计两大专业群,集聚了玉雕、刺绣、雕版、金饰、砚刻等几十个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品种,同时大力发展现代设计类专业。在成为高职的12年间,完成了“创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国家教育改革试点,从而取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基地”等办学成绩。

“十三五”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将产生一系列改变与突破。其一,在于改变高职院校单纯以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办学导向,承载非物质文化传承使命,拓宽高职院校服务功能。一方面在专业建设上不断扩大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让传统手作传承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收集、挖掘整理和传承展示工作,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强化传统工艺美术与市民生活的融合,推进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虹口石库门生活艺术形态、浦东新区珠宝小镇、长宁区皮艺高端定制等项目,提供开放的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和市场服务。

其二在于突破高职院校只承担人才培养的功能限制,大力推进应用性研究,探索传统手作与当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水平。包括设立木艺、玻陶、纤维、石材、金属、皮艺六大工艺研究中心,以研究与创新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与现代工业紧密联系,开启艺术院校与硅酸盐研究机构、光谱研究机构等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对传统工艺(比如玻璃、陶瓷、漆器)进行定量科学分析,提升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准。

其三在于突破单一学制,探索职教体系构建,多起点多途径培养艺术人才。探索高中(中职)毕业三年制、高中(中职)毕业四年制、初中毕业五年制、初中毕业七年制、专科毕业两年制以及行业培训并存的学院教育框架,与相关高校和中职学校合作,构建多起点、多学制并存、多模式培养的开放的工艺美术职教体系,打通艺术设计类学生中职、专科、应用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发展的渠道。

许涛说,上海工艺美院将在《高教规划》指导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和“设计之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熊丙奇:考研泄题就应重考 下一篇:2015年度教育关键词盘点: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