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对话浙江大学陈云敏:“东方剑桥”的一流故事

对话浙江大学陈云敏:“东方剑桥”的一流故事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2-21

特邀主持人:单泠

特邀嘉宾:陈云敏 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

随着全国“两院”院士增选名单的公布,“双一流”建设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然而,如何定位自身,着力特色建设,怎样的目标才算“一流”?国内外专家对此依旧众说纷纭。本文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话题,问道“一流故事”里的共性内涵……

围绕“一流的事”发展价值导向

思考:今年10月,《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浙大工程类专业名列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有人说工学在浙大是“长兄”,具有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实际上,浙大工科取得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广泛的包容并蓄中不断积攒着力量的。

主持人:最新一期世界大学排名刚刚出炉,浙大工程类专业榜上有名,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排名的?

陈运敏:我认为没有必要过于在意排行指标。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浙大去年是第八,今年是第四,这说明浙大的工程学科发展很快。但究竟是不是世界第四?不同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不一样,在其他排行榜上也许不是这样。

知道什么叫做一流,才有可能做到一流。李约瑟曾说浙大是“东方剑桥”,但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能否拿出自己与“东方剑桥”相匹配的贡献?简而言之,浙大到底对科学与技术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为此,我们工学部的9个院系正在对学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回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浙大对当时的工程技术科学的贡献是什么?”双水内冷发电机、单晶硅、石墨烯……每当我们提到这些,一流大学的伙伴马上就会认同。也只有此时,我们谈“东方剑桥”才有意义。

主持人:在建设“一流工科”的过程中,有哪些共性理念值得借鉴?

陈运敏:在US News的排行榜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二。该校诺贝尔奖获奖者占据所有诺奖得主的十分之一。另外,该校工程科学在工业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全球有800多家一流企业都与该校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在师资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能把基础研究做得很好,又在工业界很有影响力,一定有一些重要的内涵存在,比如说,做“一流的事”。

事实上,麻省理工做了很多堪称“一流的事”。如青霉素的首次化学合成、阿波罗空间计划惯性导航系统等。浙大的工学发展到现在,也秉持同样的理念。关于怎样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学科,我觉得就是要做“一流的事”。

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往往都具有这样的共性:一是有非常强的社会需求,二是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这可以理解为“一流的事”的两个属性。

寻找工程学科建设的“共性内涵”

思考: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思考什么叫真正的一流。如果在思考和讨论事情的时候,只着眼于争资源,那是土豪模式。此外,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一流的事”形成自己的价值导向,既不能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主持人: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程中,高校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趋势?

陈运敏:浙大的土木工程六个方向中,如果有两个能做到世界一流,浙大的土木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学科发展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管理体制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高校的管理决策层应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一流还要靠教授做出来,但什么样的教授去做,做什么东西,是要去认真思考和引导的。

在师资建设方面,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引进不来一流的教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能否创设一片小环境,让他们能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人才引进要更多从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人才队伍的架构。

主持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您认为工科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运敏:在人才培养方面,清晰地梳理工程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层次非常重要。所谓一流大学,不光是教师研究的课题是前沿的,它的教学计划也必须是一流的。

我认为工科学生课程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作为大学生的课程;第二,作为工程学科学生的课程;第三,工科具体专业的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考虑哪些是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通识”。学生少学一门专业课关系不大,日后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补;但如果没学过电路设计这一类型的“工科通识课”,在知识结构上就缺了一块,这样的人才将来想成为大师也是很难的。

理论和应用“连成一条线”

思考:如果社会发展没有进入到城市化阶段,就不会需要高楼,那么去研究怎么造500米、1000米高楼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学科建设中,有强大的社会需求的事,却不一定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科“一流的事”确定一个价值标准。既不能做完基础研究后发篇文章就完了,也不能只做纯粹的技术开发。

主持人:在工程研究领域,应该怎样实现发展科学理论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平衡?

陈云敏:在一些高校,评职称主要看申报材料中的论文,发了多少文章,有多少个发明专利,得过几个奖等。论文体现的是基础研究,专利体现的是技术研发,获奖情况则能反映出工程应用的情况。

但是,这三个要素有可能错位。我们现在所谓的评价,就是要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应用连成一条线。所以,浙大提出在递交教授评审材料时,除了这些指标性的素材之外,还建议老师把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等写成一个3000字以内的“科学故事”。这样,评委就能可以判断研究状态是不是形成了一条线。今年工学部一共有20多位教师申请正高职称,我们希望每人都能递交一篇这样的“述职”。

我相信“一流的事”一定是原创性的。就像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她做得非常漂亮的事就是巧妙地利用乙醚提炼青蒿素。我们不能够拘泥于简单解决技术问题,更要知道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主持人:对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您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

陈云敏:工程学科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设计能力。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通过设计作用于产品,创新也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在工程教育中,要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本科一年级开始到四年级,设计的方式和对象可以不一样,有所递进。一年级可以做通识的设计,四年级做更加专业化的设计。

我曾问过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英国学生好在哪里?其实我是想知道,中国学生弱在哪里?他说,英国学生在做需要探索的事情方面比较强,中国学生擅长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做有唯一解的事情。

课程体系需要增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出题比解题难,因此,应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去解。而我们很多课程还停留在给出标准答案的阶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北大秦春华:世界顶尖大学招生如何防止腐败 下一篇:无锡市教育考试院2016考研考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