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2-17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1

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全场默哀。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2

国家公祭仪式上放飞和平鸽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3

各界人士参加烛光祭 

第二个国家公祭日:用胜利告慰逝者 祈愿和平4

17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被安排在阵列最前方就座

12月13日,南京,阴。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国旗半降、庄严肃穆。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这里举行,现场一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齐声高唱国歌。

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划破天际。全场默哀,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用胜利告慰逝者,同时再次警醒国人,民族伤痛决不能重演。

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

李建国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此时此刻,抚今追昔,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幕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具有世界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教科书,将向所有世人和来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李建国强调,我们公祭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谴责侵略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为了携手开创和平美好的未来。但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任何美化侵略战争、试图开历史倒车的言行,防止历史悲剧重演。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经历风雨,取得长足发展。中日两国应该在《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原则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不断推进睦邻友好合作,共同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李建国指出,今天我们告慰遇难同胞和抗战先烈:南京大屠杀惨案已经铭刻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中,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代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务委员王勇主持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和中央军委委员赵克石出席。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特写

整个公祭仪式,万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整齐肃立,只有他们坐着,当警报声响起,他们不禁起立默哀他们是国家公祭仪式上享受最高礼遇的群体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昨天,夏淑琴、李高山、余昌祥、阮定东、岑洪桂、濮业良等17位幸存者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年龄最大的93岁。他们中的不少人去年曾参加过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只要我活着,每年都会参加。这是幸存者的心声。

仪式上,17位幸存者享最高礼遇

被特意安排在前排就座;老人们说只要活着,每年都来

坐着参加仪式,听到警报起立默哀

每年12月13日,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来说,都是一段惨痛的回忆。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会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逝去的亲人。

昨天早上,天空阴霾,不时飘落几滴雨点。一大早,17位幸存者来到现场,他们身穿素衣,胸前佩戴着白花,表情肃穆。与去年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一样,他们全程享受最高礼遇: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人都站着,只有他们坐着。不同的是,今年来的幸存者比去年多了7位。

在阵列的最前方,特意为幸存者准备了三排坐椅。工作人员说,我们岁数大了,安排我们坐着。今年91岁的岑洪桂老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他也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也是这样安排的。

播放铭文、敬献花圈、奏唱国歌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们频频拭泪。

10:01,当凄厉的警报声响起时,幸存者们纷纷起立默哀。

只要活着,每年都会参加

作为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毫无疑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公祭仪式的主角之一。然而,岁月不留人,幸存者人数在逐年递减。据统计,目前健在的已减至百余人,平均年龄也都超过80岁。2014年1月至今,已有40多位幸存者陆续离世。

只要我活着,我每年都会参加。今年78岁的幸存者阮定东是第二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心情同样非常激动。阮定东生于1937年5月,南京大屠杀发生时,他还只是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他们。总书记的谈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回忆这段历史,不是报仇,是要让少数人承认这段历史、反省这段历史,走和平道路

今年88岁的余昌祥老人同样如此,去年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今年是第二个,每年只要我在,我非来不可,来悼念死难者。余昌祥老人时常会到纪念馆走走看看,让他颇感欣慰的是,这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来这里参观、悼念。

或许没有人比89岁高龄的李高山心情更加复杂。他既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老战士,又是幸存者代表。是国家层面的悼念,是铭记历史的举动,今天我们也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老人告诉记者,他去年脑中风,但很幸运还能走路,还能来到公祭仪式上。只要我能活着,我就一直要作证。

日本侵略者欠我们一个道歉

今年86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夏淑琴老人,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如今,老人的腿脚不是太利索,但仍坚持来参加今年的公祭仪式。国家这么尊重死难者,作为一个从死人窝里被捡出来的孩子,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提醒下一代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去年,夏淑琴老人在接受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时就表示,我一直会继续为历史作证下去,直到日本右翼真诚道歉,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等到这一天!

仪式开始前,日本铭心会访华团团长松冈环女士特意来到幸存者所在的区域,跟幸存者打招呼。看到老熟人夏淑琴,她连忙张开双臂,上前拥抱了老人,并相互致意问候。

幸存者葛道荣老人的腿上至今还留有被日军狠戳的伤疤,这个伤疤一直在提醒他,不能忘记当年的悲惨经历。日本起码要承认侵略,起码给我们一声道歉。葛道荣老人说出了其他幸存者的心声。

93岁的濮业良是当天参加仪式年龄最大的幸存者,今天的纪念活动很隆重,显示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要铭记国难。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我十分欣慰,这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和平应当珍爱。

和平法会

齐声唱诵

悼念30万大屠杀死难者

庄重的诵经声在肃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回荡,近300名中日僧侣、居士,以及14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齐声唱诵,缅怀逝者、超度亡灵昨天下午,悼念30万遇难者的世界和平法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

参加法会的,有南京毗卢寺僧侣、南京市佛协僧侣100人,居士150人,还有来自日本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等的僧侣约35人,到场的还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家属。法会现场庄严肃穆。南京毗卢寺僧侣、住持传义和尚等率先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念经祈祷。

仪式最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向遇难者奉烛,老人们走到烛台前,颤抖着把手中的蜡烛点燃再奉上,来寄托他们对亲人沉重的思念。

烛光祭

烛光点亮

那一刻,雨落如泪

近百名国际友人为死难者守灵

哀乐低回,烛影幢幢,天空也飘起雨丝,仿佛在为78年前的遇难同胞垂泪。昨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暨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近百名国际友人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国际友人及社会各界代表一道参加了当晚的纪念活动。

晚6点,烛光祭刚刚开始,原本宁静的天空却突然飘起了雨丝。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人士手捧红烛,列队进入活动现场。

在当晚的烛光祭现场,百支红烛排成1213字样。各界代表依次立正站好,井然有序,现场只有烛影在摇曳。来自南京市樱花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陈智康小心翼翼地用手护住火苗,天气严寒,尽管小手被冻得通红,他却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每一支蜡烛就是一颗心,我要保护住这颗心。

晃动的烛光、飘落的雨丝以及饱含晶莹泪珠的眼眶,组合成了冬日里最低沉的乐章。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晚他们一共准备了约3000支红烛,很快便被领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侯曙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2009年以来,纪念馆连续七年举办烛光祭,今年是国际友人最多的一年,共有来自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名国际人士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世界人民的,应当共同见证,侯曙光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科学家该挣多少钱?如何让他们荷包有钱脸上... 下一篇:赴美读本科人数首超研究生 交叉学科成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