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之前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对口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最高单价飙至每平方米近10万元,学区房受追捧遭疯抢的背后折射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而针对学区房热,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日前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杭州,就是教育部公布全国24个试点城市之一。
花了高价买的学区房难道白买了?不少家长都被这条新闻弄得很慌张。
对于这条消息,杭州市教育局也明确表态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杭州的公办小学就实行按照学区免试入学,现在学区划分比较成熟,老百姓也比较认可。这项制度已经实行了将近三十年,已经形成一个规则,不太可能有大的变化,只是每年针对不同的状况做一些微调。杭州近期不会有变化。重大政策的改变一定会广泛征求意见,不会一下就出台,请家长们放心。
杭州早早走在全国前列,落在实处,家长们可以暂时放心了。
但能怪全国的家长们紧张吗?在很多人看来,学区房已然不只是一套房子,它通常还与 “天价”、“名校”、“优质教育”等词汇连在一起。
学区房导致的问题谁都看清楚了,它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家长被迫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孩子被迫把“起跑线”不断提前。
价格不断攀升的学区房,看似是家长的教育投资,实则反映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
显然,能肩负起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重要使命的只能是政府部门,上述政策的出台,可能会缓解学区房热,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当下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
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义务教育教师轮岗制、“名校+弱校”的捆绑发展、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措施在实际执行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教师的观念、待遇、职称等现实问题不能解决,教育均衡就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家长择校,重在择师,相关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优秀教师又如何能心甘情愿地“轮岗”,主动为教育均衡做出自己的贡献?
多校划片,能从一个侧面看出教育部对改变教育乱象的决心,客观上可以促进学区房的降温。实际上,去年开始,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和中小学入学有关政策,主要内容有: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初中对应小学,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多校划片,按随机派位等方式招生。今年三月,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部署,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学区房热的背后,既有家长的焦虑,也有教育部门的焦虑。但不管怎么说,教育部的政策导向是促进教育均衡。再不计成本地去买高价学区房,真有可能“被套在山顶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