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重庆 > 重庆云阳谱写教育均衡发展三大乐章

重庆云阳谱写教育均衡发展三大乐章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2-1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阳县教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教育水平逐步缩小了与主城的差距,跻身全重庆市教育先进行列,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好的扶贫工程,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现教育强县的发展目标。”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表示,办好群众满意教育,必须在教育均衡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做好“均衡”发展大文章。

重庆云阳谱写教育均衡发展三大乐章1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重庆云阳谱写教育均衡发展三大乐章2

高山学校每间教室配备取暖设备

在云阳看来,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均衡,更多的是城乡教育公共资源的均衡以及每一位孩子均衡享有教育资源的权利……目前,云阳人正风劲扬帆谱写出教育均衡发展三大乐章。

暖冬乐章每一位高山娃都能均衡享有教育资源

清水民族小学是云阳县典型的高寒小学,校址海拔高度达1000米,距离县城70公里,每到冬季,最高气温不超过10℃,全校不少学生耳朵、小手长冻疮,脸颊也冻得通红。

在云阳全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学校就有52所,学生6330人,“如何保证高山地区享有均衡的教育资源,成为孩子们温暖过冬上学的关键。”云阳县教委负责人说。

“必须打破资源壁垒,确保资源均衡分布到各个山区学校,确保孩子们温暖过冬。”云阳县县长覃昌德介绍,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冬天以来,全县投入1500万元全力推进实施“暖冬计划”解决孩子们温暖过冬问题。

按照“暖冬计划”项目,一方面为每间教室安装取暖设备,对23所50人以上规模的高山学校安装散热器,同时对50人以下规模的29所高山学校安装碳晶墙暖、烤火炉等取暖设备;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学生自备棉絮较薄、晚上睡觉床铺冰冷等问题,全县为每名寄宿制学生配备一床7斤的棕垫,确保高寒地区学生温暖过冬。目前,取暖设备已安装完毕,5万床棕垫也发到寄宿学生手中。

“现在不仅教室暖和,晚上睡觉被窝也不冷了,好舒服哦!”指着墙角安装好的散热器,10岁的谭纸优一脸欣喜。清水民族小学校长姜森说,通过“暖冬计划”,现在整个教室平均温度有20℃左右,孩子们不但身体温暖,学习也更有劲头。

与此同时,云阳县教委成立工作组,安排150万元资金,用于高山学校门窗、屋顶渗漏的修复,同时提供开水、热水等供暖设施,确保学生喝上开水、洗热水澡、泡热水脚。同时,还组织创编“暖手操”、配备“一人一绳”,让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跑步半小时。

“学生们身体温暖了,心里也要温暖才算过暖冬。”云阳县教委负责人说。目前,全县留守儿童达68352名,为帮助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县教委、县妇联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困难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帮扶结对制度,近1万名教师通过“1+1”、“1+X”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结对,实现“代理家长”、“知心姐姐”全覆盖,让留守儿童心里也温暖起来。

凤桥小学四年级(2)班的聂芳(化名)因为父母双亡,不幸成为一名留守儿童,与年近八旬的爷爷相依为命,渐渐地聂芳变得孤僻起来,很少与同学开口说话,上课也不抬头看黑板。后来万学老师了解情况后,通过家庭走访、心理疏导以及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开辟的“阳光心语室”进行情感沟通等,慢慢地聂芳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内心也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

教学乐章让每一个孩子更加全面发展

5年前,云阳教育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算不上一个教育强县,云阳人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飞跃。近5年来,全县高考总上线4.4万人、本科上线2.2万人、重本上线6574人,18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与2010年相比,总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重本上线率分别提高13、9.67、7.42个百分点。

在一连串光鲜数字的背后,云阳教育能够突飞猛进究竟靠的是什么?

“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和老师课堂间的互动,教师队伍培训缩小了城乡教师水平间的差距,使得全县教育上档升级,迈开步伐。”云阳县教委负责人介绍,除课程改革、队伍培训外,注重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县域城乡间教育水平的均衡提高,也是助推云阳教育升级腾飞的关键。

从2010年课改以来,全县坚持以“快乐教育·幸福校园”为改革理念,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云阳县教委负责人表示,“课改的核心在于深刻变革教学关系,强调把方法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课改倒逼出教师钻研备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课堂教学的互动,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目前,通过课改,全县涌现出后叶小学的“心动课堂”、双江小学的“上善课堂”、青龙小学的“童趣课堂”以及初三中的“1255课堂”等一批优秀课改典型。

“抓队伍建设就是抓住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实现教师水平均衡发展的关键。”这样的观点在教育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在云阳这一观点却是一以贯之地坚持。

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再平常不过的“手段”,但云阳却玩出了“新花样”,仅在投入力度上就可见一斑,每年投入300多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及国家级培训8000人次,启动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工程。

除培训以外,走出去招聘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也是增强教师队伍的关键。从2011年起,每年招聘教师600人,基本解决了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老化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均衡县域城乡教师资源,云阳县建立有序流动机制,即农村教师交流到次中心学校和城郊学校;建立支教、走教制度,促进教师轮岗交流,有序流动,缩小了城乡教师水平间的差异,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均衡。

“教学质量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教育发展也不能千篇一律,得根植于学校文化的特色发展。”云阳县教委负责人介绍,全县坚持以体育、艺术、科技三大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

目前,新津小学等1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口中学等6所学校创建为市级艺体、科技特色学校,沙沱初中2006级学生刘灏勇夺仁川亚运会94公斤级举重冠军,云硐初中跳绳队获得亚洲跳绳锦标赛亚军和季军……

民生乐章让每个孩子“能入学、上好学、能成才”

“不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个孩子均衡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表示,云阳坚持“能入学、上好学、能成才”理念,即使每个孩子不能成为栋梁,至少也都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为确保贫困孩子均衡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云阳县强化资金落实,通过专项资助资金让贫困孩子上得了学。2015年,全县落实资助资金746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余万人次。

除落实专项资助资金外,云阳县还通过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入学。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学生总数16012人,累计合同36852笔,贷款总额22566万元。

为促使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15年资助中心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云阳县生源地信用贷款实施办法》,并结合云阳实际,资助中心通过深入学校调研和召开部分学校座谈会征求意见,合理调整了补助档次,让资助资金效益最大化、助学精细化。

“要不是国家助学金以及各项资助,我早就失学了。”回忆起那段日子,张丹仍有些惶恐。

2009年,张丹的母亲不幸被确诊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父亲见状离家出走,从那以后张丹的求学路变得迷茫。县教委得知情况后,送去国家助学金和重庆市低保家庭子女高中学生免学费政策,还从捐赠资金中每年给予3000元的特困救助,在各界帮助下,张丹成功考入西南大学,继续在求学路上圆梦。

据统计,近5年来,全县落实资助资金4.5亿元,资助贫困学生80余万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9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9947人次,确保了每一名贫困学生上得了学。

同时,云阳县还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惠及广大师生的民生实事来抓。为确保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都能吃上营养午餐,全县从2010年起在全市率先为海拔1000米以上学校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12年起,结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454万元资金为海拔1000米以上学校学生提供营养奶。

据统计,今年来,全县下拨营养膳食资金7285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学校228所,惠及学生80064人,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全县共有学生17万人,其中住校生5万人,中午在校吃饭达9万余人,学校食堂的卫生和安全是学校、家长乃至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严把食品质量关,云阳县教委实行责任到人、包片区管理,对各学校食堂所用的米、油、面等大宗物品实行定点采购,同时加大对学校食品保存、加工、留样以及食品采购等重要环节进行督查,从源头防控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为全面落实食品卫生安全,云阳县在培训上下深功夫。一年来,服务中心组织4次大规模培训,培训人员853人次,同时各学校根据实际定期组织食堂炊事员培训,举办食品安全讲座,全面提高食堂炊事员素质,从而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近3万少先队员获“环保小卫士”奖章 下一篇:2015年重庆长寿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