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伴随“粉墨登场——魅力无穷的传统戏剧”在上海电力学院杨浦校区举行,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文广局的联合推动下,中国传统服饰、海派面塑、古琴艺术、海派剪纸、古本易经十二势导引法、中国笔墨等十余项非遗以及30余位传承人以展示、讲座、演出、互动等方式,走进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沪上高校,让2000余名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落实《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精神,2014年,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文广局联合举办首次非遗进高校活动,并作为本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方面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反响热烈。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今年的活动在内容设计和传播途径上下足工夫,着重选择一些学生喜爱、互动性较高的主题推送至高校,通过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及时进行宣传。同时,鼓励、扶持各高校社团自主设计、参与活动的互动体验环节,进而扩大活动的受众面。据透露,未来两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将覆盖上海60多所高校,有条件的高校还将设立非遗课程和基地,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常态化。
主打互动抓住年轻的心
11月4日,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开幕,首场展演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今年活动的一大亮点是主打互动、体验。“一定要好玩,让大家觉得可亲可近,才会得到认同。”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开幕式上,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为师生们带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的展示和互动。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舞龙队带来舞龙表演,三条蛟龙从校园东部主干道汇聚于东部礼堂门口。东华大学学生模特穿着东华大学学生自行设计的改良旗袍走上东部主干道进行展示。同时,橱窗内设计制作的图文展板详细介绍了旗袍的历史变迁和制作技艺。礼堂内,中国服饰史专家、上海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正在讲述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演讲内容发人深省,引起在场大学生的强烈共鸣。
在外场展示中,演示棕榈叶编织的叶邦叔身边围满了大学生跟着学习,这让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我外孙现在只爱玩平板电脑,都不稀罕我编的这些小玩意儿了,这些大学生却喜欢。”在她熟练的穿、撕、套、扎手法之下,蜻蜓、螳螂、蚱蜢活灵活现。旁边,上海剪纸、面塑、莘庄钩针编法、曹素功墨锭等非遗项目也引来许多人参与。学生们不仅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些项目,并能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参与互动,如:鸿怡泰茶庄安排的花茶品鉴、上海老食品展位的特色食品试吃、秋石印社带来的篆刻体验等。学子们纷纷表示,被非遗的独特魅力深深打动。
“琴棋书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艺”。位列首位的琴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的必备知识和必修科目。据记载,古琴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那么,古琴是如何制作的?11月19日,在同济大学杨浦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解密了一张古琴从琴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活动分为展览和讲座。展览现场设置图文展板,从琴道、流派、名家、演奏、琴谱、知音、琴式、名琴、造型、斫制、传承等不同角度,逐一呈现古琴艺术;还通过8件古琴斫制阶段性实物展示古琴的制作程序。在讲座部分,本市古琴斫制艺术传承人杨致俭为学生们讲解了古琴艺术的韵外之致,“古琴传统制作技艺极其复杂,根据木胚、髹漆、装配等工艺流程,概括分为木料选材、外观造型、槽腹结构、木胚装配、琴胚裱布、灰胎工序、琴徽安装、髹漆工序、擦漆工序、推光工序、配件安装等十几道步骤。”
增设项目推广传统文化
与去年的非遗进校园相比,今年的内容更丰富、多元,新增了海派剪纸、海派面塑和易筋经导引法等非遗项目。
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清朝末期,上海民间流行起了用面粉捏成色彩鲜艳的物品作为供果,具有海派风格的上海面塑最初就是从这种手捏花色糕点“面花”演化而来,已有百余年历史。为了向青年学子更好地介绍这门古老的艺术,主办方将陈恩华、赵艳林两位面塑大师请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他们不仅带来了不同材质制成的35件面塑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了海派面塑艺术细致、优美、婉约和精巧的艺术特色;同时,通过互动讲座让学子们现场见证了海派面塑的整个制作过程。学生们纷纷表示,被面塑作品丰富的人物表情、逼真的肌肤、淡雅的服饰、结构精准的体型震撼到了。
11月25日,有“十大神剪”称号的赵子平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现场展示绝活。只见他操起剪子,纸旋刀转,顷刻间酣畅淋漓的线条便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扎实的功底引得在场学生惊叹:“太厉害了,没有做任何记号就能徒手剪出这么复杂的图案。”赵子平不仅现场讲解、展示了海派剪纸的独特魅力,还邀请现场的学子一起参与,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海派剪纸的趣味。在赵子平手把手的教导下,物理系大二学生袁后非剪出了一只蝴蝶。“这是我第一次剪纸,太有意思了。”袁后非说,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实践出来,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种快乐的创造。“有些人觉得非遗是老古董,年轻人可能会不喜欢,但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对非遗很感兴趣,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独特的韵味。”媒体设计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洪宇剪了一个圆和心,虽然技术一般,但她表示会继续练下去。洪宇说,小时候,常常看到姨妈剪窗花,过年的时候拿去给外公家贴到门窗上。这股浓浓的人情味连同春节的气息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今年回去,她准备自己动手,为外公家剪窗花。
社团和课程让非遗扎根
其实,高校许多学生社团都与非遗项目相关,聚集了大量愿意学习的大学生。今年大二的顾亦然是上海师范大学秋石印社的社员。这个篆刻社团已经存在了29年,吸引了许多喜欢篆刻的学生切磋和练习篆刻技艺。在同济大学,京昆非遗项目是其特色之一。同济大学京昆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向入校新生发放了2000多册京昆普及读本,学校每周会有三次昆曲、两次京剧活动,聘请专业教师、提供场地、组织演出,唱得好的学生还被送去国外交流。高春明说,非遗进校园除了让不了解的同学了解,还要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身体力行地学习。
除了非遗社团,目前不少学校已经能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开设选修课,让非遗有机会在校园扎下根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开设了剪纸班,学生自由报名。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传承人严蔚冰与上海包玉刚实验小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班,“说到易筋经很多人会笑,以为是金庸小说里的武功,其实它已经在上海传承了100多年,是一种养生文化。”严蔚冰说,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导致青壮年人群慢性疲劳综合症高发。“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每一势导引都针对性地疏导人体一条经筋,不受练习场地和时间限制,及时消除身心疲劳,非常适合现代人学习,并于方寸之间应用。
据悉,目前上海的文化单位已经在跟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寻求合作,希望能推动非遗学历教育。
业界观点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对话非遗保护、研究专家高春明
■问:上海为什么要推非遗进校园,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本身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影响,这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遇到的危机。而上海作为我国中心城市,是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其现代化发展尤其快速,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愈加严重。怎么样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首先要在民众中培养我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完善,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让青年一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而喜爱我们的传统,先让他们成为非遗的受众,进而有机会成为传人。
我们从前年开始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部分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展示、讲座、演出等手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到校园里,目的就是让年轻人得以亲身体验而不是从书面上,文字上来感受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他们认知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习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在校园传播和传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90后的学子对非遗有兴趣吗?他们承担得起传承的重任吗?
答:尽管我们的文化有过间断,如“文革”时期,传统文化遇到了冲击,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仍在我们的生活中顽强延续,生生不息。因为它符合我们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应该说它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只要给予适当的平台,让它们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就能重新焕发光彩。80后、90后的学生,在他们了解了我们的优秀文化后,本身植根于血液中的文化认同感会让他们产生兴趣,事实上在青年一代中已经有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兴趣,比如京、昆、越、沪、淮等戏剧社团中就有很多年轻人,一些手工技艺,比如服饰制作、餐饮烹饪,一些中医流派、一些民俗节庆活动,都有年轻人的加入。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传承人的后备力量。
如长宁区有一位叫张书嘉的80后女生,从10岁起接触到面塑艺术,主动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师,大学毕业后,辞去了工作,自费设立了“书嘉手艺中心”,专门在民间培养面塑小传人,受训人数达百人,年龄最小的才四岁。她和她学生的面塑作品先后被邀请到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进行交流展出。
可以肯定,传统文化必须有年轻一代的加入才有生命力,他们一定可以接过传承的重任,并赋予传统新的意义。
■问:沪上非遗进校园取得的成绩是什么,还缺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做?
答:非遗进校园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是让学生们亲身了解了我们优秀的非遗项目,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让他们了解,从普及宣传的角度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从传承的角度来说,还缺少深入的教学和实践平台。有些方面还受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譬如,上海有不少年逾古稀的传承人呕心沥血,将他们的核心技艺整理编撰写成教材,但这些教材一直找不到正规的出版渠道,也无法纳入教学课程设置,只能束之高阁,最后仍有失传之虞。
明年我们将加大文教结合的力度,具体比如: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在高校开设讲座、进行展演、建立工作室,在10所高校内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基地;鼓励成立与非遗相关的学生社团,利用课外活动、兴趣班、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校园非遗活动;配合高等院校中“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设置,将部分非遗项目纳入选修课程。
相关链接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一览
衣冠王国——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时间:11月4日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
亮点:学生模特穿着大学生自行设计的改良旗袍走上上师大徐汇校区东部主干道,为师生们呈现“改良旗袍”的独特风姿。同时,橱窗内精心设计制作的图文展板详细介绍了旗袍的历史变迁和制作技艺。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还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服饰文化讲座。
海派面塑——指尖上的舞蹈
时间:11月18日
地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
亮点:陈恩华、赵艳林两位面塑大师带来了35件不同材质制成的面塑作品,并通过互动讲座让学子们现场见证了海派面塑的整个制作过程。大家纷纷表示被面塑作品丰富的人物表情、逼真的肌肤、淡雅的服饰、结构精准的体型所震撼。
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
时间:11月19日
地点:同济大学杨浦校区
亮点:活动分为静态展示和互动讲座两部分。32块精心设计制作的图文展板配合8把古琴及相应部件展示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一楼,系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与发展、艺术特点、结构、琴谱、流派、经典曲目等。而当日晚上在图书馆10楼的闻学堂内,上海市古琴斫制艺术传承人杨致俭带来题为《古琴斫制技艺》的讲座,为同学们揭开古琴斫制的秘密。
海派剪纸——玲珑剔透见匠心
时间:11月25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亮点:有“十大神剪”称号的赵子平不仅现场讲解、展示了海派剪纸的独特魅力,更邀请现场的学子一起参与,手把手地教导他们,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海派剪纸的趣味。
易筋经导引法——从古代走向现代
时间:12月2日
地点: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
亮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来自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的老师配合进行了现场展示,更邀现场师生一起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笔香墨韵——绵延不断的人文情怀
时间:12月9日
地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亮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庆春向学生们讲解了海派制笔技艺,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带来了诸多实物展品,让不少同学意犹未尽。
粉墨登场——魅力无穷的传统戏剧
时间:12月11日
地点:上海电力学院杨浦校区
亮点:上海京剧院的演员不仅现场表演了《借东风》、《沙家浜》等精彩片段,更邀请同学们上台体验学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五年无孩”学区房成中介新卖点 下一篇:上海交大发起“科技预见”征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