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发文公布了2015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立项名单,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朱强根博士主持的“毛竹笋材林非均匀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获2015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170万元。该项目重点推广丽水学院竹产业创新团队在竹林培育上近年新的研究成果——非均匀条状鱼鳞坑施肥和节水灌溉集成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的应用将在遂昌、龙泉和松阳等地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基地11个,面积近4000亩。
这是丽水学院贴近地方办学的一个缩影。瓯江潮淙,时代更进,丽水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丽水学院置身其中,与之良性互动,不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突破,还日渐成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
如今,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丽水学院正根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把实现绿富美有机统一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追求,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浙江”的要求,坚持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助力推动丽水发展为己任,加快生态崛起,为建设成为“两山”战略最需要的新兴大学而努力奋斗着。
科技创新社会,
让服务之花开遍山水之间
今年10月14日,丽水学院“专家治水团”正式成立。“专家治水团”主要目的是集聚智慧力量,发挥专业所长,对丽阳坑水系治理进行专题研究,努力从科技上找到治水突破口,为丽水市内河治理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专家治水团”的成立得到了丽水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他表示,这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希望学校发挥好人才优势,在“科技治水”上取得突破,为丽水市“五水共治”探索新路子,实现支持治水中心工作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双赢目标。
以“专家治水团”的方式开门办学,只是丽水学院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例子。在“服务丽水行动计划”中,丽水学院坚持根植丽水、服务山区,致力主动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助推山区绿色生态发展。
据了解,丽水学院的服务项目团队主动承担省、市政府的“智库”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围绕丽水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生态城市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对策研究、提供咨询参考;同时,还发挥学校优势学科,密切跟踪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动态,加强学科、专业与产业衔接,鼓励教师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开展研究、咨询和开发,直接为社会、企业服务。
作为丽水人民自己的大学,丽水学院因丽水而生、依丽水而长、凭丽水而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创新兴校”之路,最大程度地化生态优势为办学优势,化区域特色为办学特色。
随着龙泉青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丽水市工业机器人研究院的先后建立,丽水学院已成为助推丽水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
近年来,当地产业迅速发展。丽水学院很快意识到,在快速推进产业之后,尤其是身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之中,相应的企业将出现技术创新的需求,面临“升级”的问题。
2012年11月,由丽水学院和丽水市科技局联合丽水市工业领域龙头企业组建的“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进驻丽水学院。近日,“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这是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借助地方优势,重点开展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及其智能装备研究开发,为浙江省特色文创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接下来,学校还会积极扶持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研究院所、中心,建立和培育一批有良好前景的学科性公司,大力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丽水学院还将统筹全校资源创办好创业学院。创业基金、创业园区、天使和创业投资人、创业导师……在学校,学生们就能接受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的服务。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校共同的职能,同时每一所高校由于地域、历史、定位等的不同又有各自的使命。丽水学院作为浙西南占全省六分之一面积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责无旁贷承担着为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的责任。特别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背景下,学校必须把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科学研究的着力点、地方合作的聚焦点定格到为区域战略提供支撑上,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协同,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两山”战略最需要的大学。
推进学科建设,
让专业体系更具山区特色
2013年5月,省委领导视察丽水学院,充分肯定了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朝着社会需要、市场需求方向改革,提高学科与产业、专业与就业的契合度。
如何建设学科专业体系?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丽水学院喊出了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口号。为此,学校出台新一轮专业建设规划,淘汰部分专业,融合相近专业,增设急需专业。“变身”过后的专业更充分体现丽水的山区、生态、民族特色。
地处浙西南区域瓯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丽水学院一直在为这方土地的传统文化产业培养人才、研究发展新路、提升品牌影响。今年5月,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被确立为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成为目前拥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两所地方高校之一。以该中心为平台,创作研制的“书韵青瓷”作品,将书法和青瓷这两大人类非遗、两大国粹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提升。
今年7月,浙江省丽水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落户丽水学院,该平台主要帮助多家科研单位实现仪器设备共用、科学数据共享,从而助力推进丽水中药产业的发展。
在一所地方高校搭建这样的省级平台并不容易,而支撑丽水学院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原因就是其身后一直以来悉心巩固与发展的学科建设工程。
丽水学院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重大问题,通过项目引导、学科对接、资源集聚,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学术机构,力争在若干领域抢占先机和形成特色。接下来,学校还将围绕重要目标和战略需求,组建若干具有较强学科基础、资源优势支撑,并能主持承担重大课题的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力争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学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在新的专业体系中,学校还将着重围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生态精品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文化创意和绿色商贸流通等新业态,做优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专业。
为服务丽水“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城市定位,开设养生养老等新专业方向,做强做优护理专业群,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在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取得历史性突破,致力打造“华东第一护理”品牌。
在未来,学校还将积极支持工学、教育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生态学、经济学竞争参与学校首批申报工程硕士、教育硕士、护理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逐渐以更加科学、强大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更多具有“两山”特色的省级平台。
建设新兴大学,
让生态校园更有幸福感
国际上把那些办学历史不长,却快速提升办学水平、声誉鹊起的高校称为“新兴大学”。新兴大学不局限于某个层次、某种类型,世界名校中有新兴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必将出现新兴大学。
“新兴大学”之于丽水学院,就要在办学模式、发展路径和特色培育上强化创新,其关键在于最大程度地化生态优势为办学优势、化区域特色为办学特色。这就要求,要始终不渝地立足丽水、服务山区,在支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中彰显特色,在服务山区生态富民中汇聚资源;要坚持不懈地深化产学研结合,在产教深度融合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协同创新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要锲而不舍地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在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办学活力,在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中提升治校能力。
从创新创业的创客文化,到打造优秀学术文化精品,努力构筑区域学术文化高地,再到建设巴比松画馆、摄影作品展厅、丽水特色文化产品展示馆等展示窗口,积极彰显学校在“瓯江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丽水学院在追求构建新兴大学的道路上,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一个涵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最关爱学生的大学”文化体系。
为了巩固和升级“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建设成果,学校把关注和改善民生摆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落实“两个同步”,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员工的收入,着力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条件。丽水学院将细化后的民生改善工程写入了八项重点工程,为的就是让学校的发展更有温度,让师生的幸福更有质感。
学校将按照“有植物园的大学,有大学的植物园”理念进行“十三五”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科学编制校园基建规划,完善校园功能布局,完成体育综合训练馆、科教综合大楼、学术交流中心、学生食堂、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另外,还会以物联化、集成化、移动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构建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智慧校园”,让师生员工共同迈进“互联网+” 的校园时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