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娘
2006年,汪丹妮以全国第三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三年后,她又以第一的成绩继续留校读研。在上海的九年,是汪丹妮折腾生涯的开端。
刚上大学那会儿,汪丹妮有些婴儿肥,在戏剧学院那种美女如云的地方,她羞愧到甚至不敢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别的女孩都像娇艳欲滴的鲜花,我却像粗糙的塑料花,那感觉真挺不好受的。要强的汪丹妮回忆。
既然容貌不占优势,那就拼才华吧。好胜心极强的汪丹妮被激发出无穷的斗志。专业课上老师布置作业,每周完成一个小品作业,她直接拿着枕头睡在教室里,一遍遍地和同学去磨剧本,直到做好为止。为了省钱搞创作,她三毛钱洗了个澡的记录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女孩们喜欢比美比穿比吃,她比的是勤奋、机会。每每老师那边有任务要人帮忙,汪丹妮总是第一个主动去做的,永远随叫随到。读大二那年,她就被美国邀请去进修编剧,还做了芝加哥电影节青年组评委。
一个女孩如果太冲、太外向,总容易遭到同伴的妒忌。有些同学觉得她是那种削减了脑袋要往上爬的功利分子,但只有汪丹妮心里清楚,她不是功利也并非脑子有病,而是争强好胜的个性让她如同条件反射般地往前冲。大脑中仿佛有个指令,不断告诉我,努力向前,不要回头。
大学毕业作品,全班几十号同学中,老师单单挑了汪丹妮一个女孩去内蒙古完成拍摄。揣着父母赞助的8000块钱,忽悠了一个摄像,胆儿大的汪丹妮就这么风风火火跑去了内蒙,找不到合适的剧本,她一咬牙自己写本子、自己拍。
为了一个镜头,汪丹妮带着二十几号蒙古大汉爬上海拔5000米的山。在阿拉善的沙漠里,她皮肤过敏,全身长满了红包,当时举目四望,漫天黄沙,杳无人烟,四周根本找不到医生,为了尽快治好病投入拍摄,汪丹妮狠狠心,最后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穴位自己给自己扎针。
拍摄中,有一个镜头要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上拍摄,而那是座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穿凿的高山,只能徒步爬行。这一爬,就是20多小时,登顶之时,身边的内蒙古大汉都哭了,喊着再也不拍了。汪丹妮来不及喘口气,却要安抚身边的人,因为这部片子对我太重要了,必须坚持下去。一个当地地陪觉得太累,说什么都不愿意再陪着汪丹妮玩命地拍摄,为了说服内蒙古地陪,每天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汪丹妮给他拖地、洗衣,还不断鼓励他。最终,这位内蒙古大汉被娇弱却坚韧的汪丹妮打动了。
顺利完成拍摄后,汪丹妮带着自己的毕业作品《离离》,参加了一些影展,这部作品为初出茅庐的汪丹妮在上海制作圈赢得了一席之地,毕竟在机器、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能拍出高画质的片子,业内人士都挺意外,更何况他们都没想到这出自一个年轻的85后女导演之手,她也开始在圈内有了一点点人脉。
野蛮生长是存活的王牌
在上戏影视导演专业读研究生阶段,汪丹妮在《Elle 世界时装之苑》做起了兼职,负责ELLE TV。虽然是兼职,但因为能力突出,她仍然能拿到每月6000元的报酬,工作了两年后,汪丹妮觉得挺无聊,一周去两次就可以把一周的工作轻松做完,这样的生活太缺乏挑战了,她渴望更大的平台释放自己的想法。正在此时,一位朋友的节目制作公司正和重庆卫视谈合作,但节目方案迟迟没有讨论出来。热心的汪丹妮就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帮他们策划了一档全新的节目方案。
之后节目方案顺利卖给了重庆卫视,汪丹妮也因此担任了这档大型益智类综艺节目的制作人。那段时间,汪丹妮风头正劲,工作热情高涨,但自我膨胀得很厉害,她有点飘飘然,这最终导致了她和合伙人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一气之下,汪丹妮离开重庆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后,汪丹妮过了一段安分的日子,她考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门做话剧和影视的批款立项申报,每天认真工作、看本子,不再吃老本。一年的时间里,她踏踏实实学会了Excel、PPT这些原来根本不放在心上的办公技能,甚至学会了修打印机。但做了一段时间后,汪丹妮又开始挣扎,虽然上班的确很稳定,但事务性工作偏多,她内心那股想创作的小火苗又开始燃起。
于是,她偷偷注册了一个文化传媒公司,取名魔帧传媒。当时她白天做单位的工作,晚上准备公司的事,两头都要顾,睡眠很少。坚持了一阵子,汪丹妮发现实在无暇顾及,下定决心后她跟领导辞了职。让汪丹妮至今仍过意不去的是,领导一直对她器重有加,就在辞职的前一天,她还拿到了优秀员工奖。
在圈子里消失了一年,之前的人脉丢失了一大半。虽然在有关部门工作的时候,可以跟很多导演、教授接触,但汪丹妮心里很清楚,当自己跳出那个平台之后,资源也就随之丢掉了。手上没有可执行的客户,汪丹妮并不气馁,她每天翻《第一财经周刊》,看上面一些公司的资料,一家一家去找,给他们写邮件,告诉他们自己的公司可以用视频手段帮助他们推广,邮件中,汪丹妮会用一些技巧让别人注意到她的邮件并回复。
领英就是这样得到的一个合作伙伴。当时领英刚进入中国不久,汪丹妮关注到这家公司,火速写了一封信给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没有想到他回复了,还把邮件转给了自己的一个副手。副手安排汪丹妮和沈总在一个活动上见了一面。但当天的活动中时间太紧了,汪丹妮等了一晚上也只跟沈总说了你好、再见这两句就匆匆告别,不过幸运的是,彼此互留了联系方式。
接下去就是漫长的沟通,直到汪丹妮厚着脸皮自掏腰包飞到北京,拉住沈总在烤串店里聊方案。一年下来,前前后后出了十几稿方案。领英的案子拖得特别长,导致团队很多人都劝汪丹妮不要再跟领英这么耗下去,小公司拖不起。但汪丹妮就是个这么不服输的个性,她坚持认为,领英这个品牌本身对于市场的重要性,后来魔帧终于PK掉了奥美、阳狮这些大机构,成为领英的最终合作伙伴。
因为这个片子,领英又吸引了一批互联网公司来与她合作。这充分证明了汪丹妮当初的判断和坚持是正确的。领英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很多广告公司注意到他们,但他们本身就是互联网品牌的一个标杆。这个时候只有相信自己和野蛮生长。靠着一个一个去打电话、一个一个亲自去跑,汪丹妮积累了领英、好奇心日报、Funplus (亚洲第一大游戏公司)这些品牌,让自己的团队在市场中获得了存活下去的王牌。
南极真人秀
2015年年初,一位同学找到汪丹妮,想让她去南极拍摄一档真人秀节目。因为去南极费用特别贵,同学希望找到一支能导能拍能写最关键能吃苦能坚持的团队,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汪丹妮。既然同学如此信任自己,想到全中国也就4000人登过南极大陆,而4个人拍完一个20多人真人秀节目的摄像团队,全国估计也只有自己一家,汪丹妮有些兴奋。
然而南极之行,并不好走。去南极,传说中的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是必经之路,那么危险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产生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大家在船上连站都站不稳,吃饭的时候,杯子会掉落到地上,晚上睡觉会听到噼里啪啦的东西往下掉,时不时整个人就被抛到半空中再落下来。此外,在船上的时间太久,食物也不是特别合胃口。船舱外的世界永远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海,单调的环境让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特别差。每天晕吐让工作变成了一种累赘。汪丹妮坦言自己这样一个工作狂,在那种处境之下,也完全不想工作,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干,想回家,想吃火锅、吃馄饨
到了登陆南极的时候,眼前是纯净蓝白相间的冰山和海天,四周非常安静,静谧到只剩下邮轮轻微的引擎声,还有船划过水面的声音,呼吸都像是停止一般。汪丹妮觉得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只能拼命地提醒自己,此刻在世界的最南端,在极地。
女汉子不亏是女汉子,克服了迷茫和恐惧,她又开始拍摄、拍摄、不停歇地拍摄。手上拿了一台摄影机,头上别了一台摄影机,身上还背了一台录音设备、对讲机。本来去南极所穿的衣服已经很沉,还要克服跨越德雷克海峡晕船、失眠带来的痛苦,但工作必须做好,那段日子,简直像做梦一样。最终,她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背着china去旅行》的全部拍摄工作。
回到上海,汪丹妮又开始了新的折腾之旅,她还是像从前一样策划、拍片不安分地四处奔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反正都是跳悬崖,干脆以最漂亮的姿势跳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