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晚18:30,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团学联主办的第十一届惠风钟文系列讲座第一场专题讲座中国文学的空间展开暨开幕式于第三教学楼109室顺利举行,复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引驰老师作为嘉宾出席并担任第一场专题讲座的主讲人。
陈引驰认为,不仅在中国文学传统,各民族文学传统的时间维度是大家考虑最多的,而很容易忽视空间上的文学展开,所以他希望将中国文学的空间展开这个宏观、涵盖面极广、的问题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他讲到的第一个空间划分就是南北问题,他讲了早期神话实际上是地方性的知识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知识即不同区域空间、不同拥有地域性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现在的神话系统。他认为与我们关系更近的是诗经、楚辞分别代表的南北文化结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汉代的楚歌、汉乐府民歌以及之后三国政治分裂后的各种文学形式都勾勒出中国文学史前期南北差异明显的格局。
随着唐代努力整合南北文学,之后南北的差异逐渐褪色,到后来仅以南北视角作为一个范畴看中国文学已经不太细腻了。于是陈教授展开了他的第二个话题地域概念。他以江西和桐城为例,说明了地域性视角有关键意义,且地域不是绝对的,有待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最后他找到了可以推到早起,贯穿文学,对文学进行宏观观察的一种研究角度,就是文学中心。由于空间性的展开本来就包含实践性,因此他将其分为了两个阶段,其中之一是早期文学中心和政治中心合二为一的时间段,即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结合的时代。陈教授还讨论了对于诗经整齐形式的思考以及汉大赋华美背后必然有物质条件支撑的论证。
然而,变化发生在中唐,即中唐以后文学中心和政治中心分离的情况。他由点至面、由古至今地介绍从中唐以后的偏僻地区文化名人的空白被宋代一些谪居僻禺的文人填补到近代文学边缘地区广东孕养的文化名人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苏曼殊等。
在讲座的最后,有许多同学就讲座本身的内容提出了很多非常有质量的问题,涵盖了历史观念、地域局限、中西方神话以及叙事文学的差异等各种不同的方面,陈引驰教授也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中国海大:牢记责任 勇挑重担 共创海洋未... 下一篇:叶澜做客麓山论坛 畅谈基础教育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