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湖南 > 衡阳18岁大学生巧用“家传”红旗救两人

衡阳18岁大学生巧用“家传”红旗救两人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1-26

2014年底,曹承全家搬新家的时候,家里没贴“福”字,没供“菩萨”,父亲只是将有4米长旗杆的一面红旗,又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尽管从小就经常听父亲讲关于这杆红旗的故事,但曹承全仍然觉得它和新装修的家并不那么般配。但其实这杆红旗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早已深深地渗入到了他的成长中。

红旗男孩 救人英雄

——记湖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九零末”大学生曹承全

衡阳18岁大学生巧用“家传”红旗救两人1

许清瑞(左)与梁三成(右)给救命恩人曹承全(中)送锦旗。

衡阳18岁大学生巧用“家传”红旗救两人2

曹承全(左)看望被救清淤工人梁三成。

11月25日,湖南省综治委、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评选出29名全省见义勇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耒阳籍“九零末”大学生曹承全荣获“湖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一等功。

曹承全1997年出生于陕西潼关,5岁回原籍湖南耒阳读书,现就读于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是一名“红色革命后代”。自小深受“红色文化”熏陶的他,就像个小太阳,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在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巧用红旗旗杆连救因沼气严重中毒而被困下水道的清淤工人和物业人员,并不怕脏臭、不怕惹麻烦坚持对其中一名已经失去生命体征的清淤工人反复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使其恢复了呼吸;切实贯彻了习近平主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永葆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革命血脉的时代壮歌,树立了一个鲜活的红色传承典型。

A

【救人事件原始回放】

挺身而出,巧用红旗连救两人

2015年2月7日上午9时,古城耒阳,天气阴冷,寒风飕飕。家住耒阳市金城华府小区三楼、放寒假在家的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学生曹承全,正在自己的卧室里,为参加学校即将举办的数学竞赛做准备。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发出歇斯底里的呼喊:“救命啊!救命啊!”他迅疾跑到阳台拉开窗帘一看,只见一名中年妇女正瘫倒在一个下水井处大声呼喊,说有一名清淤工人被困在下水道井底了。

“出事了!”情急之下,曹承全连鞋都未穿,光着脚就冲出房间直奔楼下出事地点。

原来,清淤工人梁三成在小区下水道清淤时,因沼气中毒而被困井底,而后小区物业经理许清瑞搬来梯子下井救人时,由于井内空间狭窄,空气稀薄,有毒气体浓度过大,梯子放下之后,不但未将清淤工人救上来,自己也因中毒被困井内。

听到下水道暗流奔涌的声音,闻到井口刺鼻难忍的气味,看到所处陡坡位置的井口,曹承全联想到去年长沙一名女大学生掉入下水道被水卷走而亡的惨剧,仿佛看到清淤工人正在被恶魔所吞噬,人命关天呀。他急中生智,猛然想到了家里的红旗,“也许能救他们”。他迅疾跑回家,从家里扛来一面鲜艳的红旗,将4米多长的旗杆迅速伸入井底,让被困的两人抓住。

随后他又当机立断,不顾危险地半趴在井口边上,双手探入井中,将中毒至深已基本失去意识的物业经理抱了上来;然后在另一人的帮助下又找来一根麻绳,下到井内,将昏迷在井底的清淤工人的身体套住拉了上来。

就在大家准备松口气的时候,发现清淤工人已经休克没了呼吸,而救护车又远未到来。现场的人焦急万分,但都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情况又一次变得十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决不能干等救护车。”曹承全心里快速闪过这个念头,此时必须对清淤工人采取急救措施,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于是,他开始给清淤工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吸出了清淤工人嘴里的污泥。据曹承全回想,当时清淤工人刚从下水道里拉出来,浑身污淤恶臭,但当时的自己顾不了这些,只是感到有点紧张、害羞,不知道自己人工呼吸的动作正不正确,能不能起作用。还好,几轮人工呼吸过后,他觉得自己已慢慢掌握了方法。他捏住清淤工人的鼻子,一次次给他做人工呼吸。十几分钟之后,清淤工人的胸部有了起伏,口中不断溢出泡沫,并吐出几口血丝,开始恢复了呼吸。目睹这一幕的围观市民,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救护车来了,医护人员将已经恢复呼吸的清淤工人送往医院。仍然躺在地上的物业经理暂时找不到车送到医院,曹承全又和路旁停着的一辆私家卡车司机商量,与大伙将物业经理用木板放上卡车后送往医院。

据接诊医生介绍,两人均属混合气体严重中毒(混合气体由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乙烷等气体组成,带极大毒性,对人体非常有害),若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就会危及生命,“如果小曹再晚几分钟实施急救措施,清淤工人梁三成就有生命危险了。同时,遇到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或用毛巾、手帕等作隔断措施,否则会导致自己严重中毒乃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像小曹这样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进行施救,是非常危险的,他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并可能因脑中毒而成为植物人。”

现场看到这“惊心动魄”一幕的梁三成的妻子,至今仍在感叹:“幸亏大学生曹承全施救及时、处理得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晚上,下班后父亲一回家,进门就夸他做了一件大好事。原来自己白天救人的事情已经在小区里传开了,邻居们已七嘴八舌地告诉了父亲,父亲既兴奋又骄傲。

社会点赞,英雄大学生全国关注

曹承全面对危险程度极高的“沼气中毒”事故现场挺身而出、机智救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受到了全国各类媒体的积极关注。

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网易、腾讯、搜狐、新浪、湖南日报、湖南在线、华声在线、西安日报、西安晚报、陕西教育网、衡阳日报等上百家主流媒体对其救人的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并作为衡阳市的重点宣传典型模范,登上了衡阳日报的头版头条。

2015年4月,他被耒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 荣誉称号,成为该市近年来获表彰模范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亲自为其颁奖,并称赞道:“你小小年纪在危难关头,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能够挺身而出,巧用红旗勇救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堪称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2015年5月,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曹承全荣获了“第十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成为该次评选活动中陕西省唯一的获奖者。

2015年7月,被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省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青年学生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B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良好家风,革命红旗成为“传家宝”

初见曹承全,阳光、内敛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与他深入交谈后,你会发现,这位满脸稚气的“九零末”大学生,身体里其实蕴藏着满满的正能量。

当被问到为何有那么大的勇气站出来救人时,曹承全不无自豪地说:“主要源于良好的家风传承。”

他的曾外祖父曾木斋烈士是“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开路总指挥, 1876年出生,性格豪爽,为人耿直,自幼跟随拳师学得一身好功夫。于1891年入船山书院求学,1894年中举,1895年到北京国子监读太学,后加封县丞,又曾在岳麓书院执教授课。他一生奉行“好男儿当以修身齐家安邦治国平天下”为第一要义,把同族的曾国藩视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样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真理,他先后参加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湘南起义。1925年,担任农民自卫军司令员。1928年3月,朱德任命他为攻打安仁县城的总指挥。他率领军事部长何坤,以及宋乔生、周鲂、王烈、曹均、曹启文、候岳生六位团长,领导上万工农革命军,在短期内三打安仁并取得重大胜利。为掩护他们顺利通过安仁上井冈山,他又兵分三路,组成了一条东起耒阳新市街、西至常宁荫田圩长达150余华里的狙击防线。经过半个多月的激战,终因装备太差,寡不敌众,最后与数千战友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为南昌起义余部与湘南起义农军上井冈山打开了通道,保护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和湘南起义的革命力量,为“朱毛”井冈山会师铺平了道路。

曾木斋走了,留给老伴的只有一面破旧的红旗,她把这面红旗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给了后人。女儿曾四英出嫁到曹家时,她含着泪水对女儿说:“这面红旗是你爹用鲜血染红的,今天作为你的陪嫁送给你,你一定要记住这段历史,把这种红色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曾四英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历尽周折,把红旗当作宝贝一样珍藏留存了下来。解放后,红旗重见天日,曾四英把红旗交给了儿子曹圣德;曹圣德担任上架乡三江村村支书二十多年,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扛着红旗带领群众任劳任怨地修水利、建村道等,退休时,他又将红旗传给了曹承全的父亲:“你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曹家几代人把这面红旗看得十分神圣,把它当做家里的传家宝珍藏着、供奉着,红旗破了,用红绸布打上补丁,实在破旧了,再换上新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旗面换了一面又一面,旗杆换了一根又一根,缝缝补补之中不变的却是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而此次曹承全用来救人的红旗,就是其曾外祖父曾木斋传下来的这面至今已传承了87年的红旗。

深受熏陶,“红色传人”不负所望

环境造就人。多年来,曹承全的父辈祖辈一直十分注重传承家里的光荣革命传统,家里从没挂过“福”字,也没摆过“菩萨”,一摞摞的红色文化书籍和一面鲜艳的红旗却总是与家“形影不离”。今年刚搬到新家,父亲又将红旗摆到家里最醒目的位置,就连门口贴的对联都是“祖辈奇功朱毛会师指挥开路万世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与时俱进创伟业”,横批“承前启后”这样的“红色文化对联”。

父亲是一个特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赡养孤寡老人、扶持贫困农户、赞助特困学生、架桥修路、参加抗洪抢险等都是他最喜欢和最常做的事情。父亲经常给他讲曾外祖父曾木斋的革命故事,并常常告诫他要做一个敢担当、有抱负的新青年。自己“承全”这个名字,是爷爷取自“红色传承”、“德智双全”之意而来的,为的就是能将“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他的内心和血脉,最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红色传人”。

自小就深受“红色文化”熏陶的曹承全,终不负所望。有人问他救人为何想到了红旗?他说:“红旗陪伴了我很多年,伴随了我成长,很容易就能想到它。旗杆的长度,又刚好可以放入井内施救。”

C

【志存高远服务社会】

乐于奉献,成长路上一路奔跑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要求万世名”是曹承全的座右铭,他渴望能像他的曾外祖父曾木斋那样,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把个人的理想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天下人民谋福祉。1998年,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赠送给“红色后代”曹承全父亲的一幅亲笔书法作品——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警句,既对其父予以极大的勉励,也变成了曹承全的人生信仰。

当你真正走近他之后,你才会发现,他的身上有着我们这个太过“世故”的世界所缺少的直率、真诚和想为大家做事、想让世界更加美好的迫切愿望。

在学校里,曹承全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大一上半学期,他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大一下半学期,他又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大一上下两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第一名。大二上学期,他辅修了法律;这个学期,曹承全还在学习英语,他准备再参加一次六级考试,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参加义卖报纸、爱心跳蚤市场等方式,为山区儿童募集善款、送去爱心。他还热心志愿活动,积极加入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常去学校附近的兰州军区疗养院看望军区退休老干部,为他们打扫卫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做义工、自发打扫校园卫生、帮助老师整理资料等。他主动寻找和珍惜每一次做志愿者的机会,迎新的时候,他志愿做交通引导员;周末做义工,他的任务是做一大笼一大笼的包子给大家吃,这种枯燥又费体力的工作要从早上6点半干到晚上7点,很多人抱怨工作乏味,一日三餐都吃包子,曹承全却坚持了下来,而且干得认真。他说,在志愿服务中,我看到了大家发自内心的最单纯的想法,我很快乐。

早在2006年耒阳遭遇“7·15”特大洪灾时,他就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及压岁钱,全部买了米、油、衣服等物品捐赠给了灾区的儿童、五保老人。2008年湖南冰灾期间,他每天都自发到家附近的公路上铲雪除冰疏通交通。

刚到大学的第三周,曹承全了解到他的同宿舍同学王成家境贫困,熟悉电脑的他主动帮助王成申请“精进助学金”,修改申请稿直至深夜,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奖金发放后,王成的爸爸在医院成功接受了截肢手术。当王成表示要请他吃饭表示感谢时,曹承全说:“这笔奖金是国家用来帮助你的,不能乱花”。

只要他内心认定是有意义的事情,他就会放手义无反顾去做并坚持下来,毫无抱怨。当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犹豫。

珍惜平凡,从小着手去实现理想与抱负

在母亲眼中,曹承全自幼就崇尚侠义精神,乐于帮助他人,酷爱读基辛格的《论中国》和李光耀等人物传记,爱听爷爷和父亲讲曾外祖父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英雄事迹。当时在救人现场,有人第一反应是建议等120急救医生来了再说,有人虽有施救之心,却害怕会有不良后果赖在自己身上,只是静静地围观,只有他毫无迟疑、毫无畏惧。母亲说:“当时他肯定没想过,万一没有救活,该怎么办?他没顾虑那么多,一直都是这么‘冲动’。但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欣慰和自豪”。

在老师眼里,曹承全的救人之举是非常自然的,是居于本质上的人性之美,因为他的这种人性之美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也体现在他的学习态度中。曾经的高三班主任何文娟老师这样评价他:“该生为人喜静,善思考,擅长演讲,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同学。”曾经的初中一年级晏樱老师则评价道:“小承全,你在班中总是那么彬彬有礼,堪称遵守纪律的典范。而你又决不甘于平庸,你是那么发奋图强,乐于与人分享,你用善良和努力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发自内心的深深喜欢你……”

同班同学房九萍于2015年夏天,加入到曹承全成立的“中国新型快速充放电铝离子电池研究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挑战杯的美好世界团队,这个团队有7个人。虽然之前和曹承全并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房九萍非常佩服曹承全新奇的点子、细心和担当。她也看过曹承全的挑战杯项目文案,写得认真又合乎规范,这种认真在同龄人中是很难得的。房九萍说:“我很相信他,就加入了他的团队。”

曹承全的偶像是基辛格、李光耀和鲁迅,他欣赏他们不空谈理论而喜欢着眼于极度实际问题的态度,以及处事务实坦率,单刀直入的作风。在读高中时,曹承全就深深痴迷于基辛格的《论中国》,即使是在紧张的高三,他也经常读基辛格的《论中国》读到凌晨。高考的时候,父亲就想让他上军校,他当时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现在,他的想法有了变化,大学毕业后想入伍当一名士兵。他说:“宰相出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人民解放军是另一所大学,自己还需要很多历练,所有的志气都需要从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现在的他,学会了珍惜每天的平凡,从每一件最小的事情做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从小在严苛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承全,十分懂事。在他的身上,负载了整个家族和他自己加诸在他身上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他会有些执着。那种报国奋进、坚毅正气的精神,始终深深地影响着他。他在入党申请书里写道:“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稳屋立,柱倒屋塌。我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坚守信仰,传承好红色基因,勇敢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一个朴实沉毅的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记者手记

平时的坚守和追求,意外来临才能善心自然流露

“朴实沉毅”——这是曹承全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他所呈现出来的本色。

“危难来临之际,伸出援手只不过是本能行为。”这是曹承全对自己救人行为的解释。曹承全的可贵,就在于他平时对道德有极大的坚守和追求,使得他在意外来临时,能像他曾外祖父曾木斋那样善心自然流露,血脉中流淌着“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弘扬青春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性的大爱与光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湖北省职业教育:“就业有门路,升学有渠道... 下一篇:2.5万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荆楚大地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