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场馆接待人数逐年递增。
南方日报讯 15日,关于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场馆赛后利用和体育惠民发布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10月,大学城体育中心各场馆累计接待市民群众213399人次,其中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126629人次,接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7个场馆累计开放48640小时
大学城体育中心主任蔡成林介绍,大学城体育中心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重要赛场之一,拥有体育场、体育场副场、自行车馆、滑板场、攀岩场、轮滑场、小轮车场7个场馆,分为体育场、极限运动公园2大板块,是广州地区规模位居第三的体育场馆群。
“2013年起,中心结合场馆功能和项目特色,一直把‘场馆用起来、活动搞起来、惠民实起来’作为场馆赛后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城体育中心主任蔡成林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1月至10月,大学城体育中心7个场馆16个项目累计开放约48640小时,接待进场活动市民群众人数合计213399人/次,其中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126629人/次,接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除高危项目不实行免费开放外,其余项目都明确了每天免费和优惠时段,确保开放项目每天开放12个小时,每周免费和优惠开放分别不少于14个小时。”
亚运后大学城体育中心为了实现为民对外开放,不少场馆进行了丰富功能的赛后利用改造,自行车馆内赛场中间的空余场地就被改造成了室内羽毛球场。
“每天早上8时到10时前的免费开放时间都很多人来打球,特别是周末节假日10片场地都会全满,需要提前预约。”自行车馆羽毛球场负责人表示,每天10时以后到下午2时的6折优惠时段的价格比周围大学和市区其他场馆都更实惠。住在番禺的钟先生一周会开车来大学城体育中心打两次球,他说,“这里价格实惠,停车也方便,所以和同事经常过来”。
优质场馆吸引“亚洲车神”前来训练
除了惠民开放外,大学城体育中心也同时承担着承办赛事活动和演艺会展方面的任务和功能。据了解,今年前10个月,大学城体育中心共承办、协办了中超联赛、第30届全国花样轮滑锦标赛、第十四届省运动会自行车赛等40场赛事活动,平均每月达到4场。同时大学城体育中心积极拓展体育场、自行车馆2个大型体育场馆的演艺会展功能,引进演唱会、汽车展览等项目,在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场馆使用率和知名度。
同时,大学城体育中心优质的训练场馆、设备和丰富完善的配套设施今年已成功吸引上万人次的国内外专业运动队伍前来训练。
正带领香港自行车队在自行车馆训练的“亚洲车神”黄金宝表示,以前作为运动员在这里参赛的时候就对场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离香港比较近外,这里的场馆和配套设施都很出色,室内赛道是标准世界级的,大学城里的内环也很适合公路自行车的训练,给运动员训练的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关于大学城体育中心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蔡成林表示,将以“打造全国知名体育训练基地、广州市体育休闲公园、广州大学城体育共享平台”为总体发展目标,继续完善便民利民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办好活动,增加宣传,提高场馆利用率和增强惠民力度,“力争明年进场人数提升10%,每月的活动达到5项以上”。
■建言
可与高校合作开发受众群
由于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且部分场馆专业性强、功能相对单一,大学城内体育场馆过去总是“人气不足”。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庹权认为,想要提高大型竞赛场馆的赛后利用率,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场馆之初,就必须同时考虑后续利用问题。“有人诟病大学城体育中心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但是如果在规划之初就是为了与高校结合,这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利用方式。”庹权介绍,如今“城市综合体”模式在国外盛行,即将体育场馆看作是一个更大规模建筑群的一部分,使体育建筑与其他建筑相融合,体育功能与其他功能相补充。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将体育场馆与教育相配套,充分发挥场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庹权提到,大学城体育中心应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注重开发大学生这一庞大受众,加强青少年教育。一方面,可以协助各高校创办攀岩、轮滑、板球等协会,促进高校有组织地利用大学城场馆。另一方面,体育系统还可与高校联合进行规划,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相关运动的兴趣,以提高这一群体的参与积极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