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浙江 > 亲子作业,是家长之幸还是家长之劫?

亲子作业,是家长之幸还是家长之劫?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1-13

近日,网友独行过客在网络发帖寻找亲子作业的材料,引发网友争论:学校布置的亲子作业,是否已成了家长下班后的一道“劫难”?

响应之声:

手工作业,我们玩得很开心

晓红的儿子聪聪在一家幼儿园上大班。幼儿园经常会布置一些亲子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像是折纸、绘画、剪裁等。前段时间,幼儿园因为要办义卖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旧牛仔裤做一个袋子,用来放义卖获得的钱。晓红和聪聪收到作业,就着手行动起来。找旧牛仔裤、画设计图纸、剪裁布料、针线缝制、再用纽扣装饰……一步一步,一家三口齐心协力,最终将一条旧的牛仔裤变成了一只创意十足的牛仔钱袋。

“其实老师布置亲子作业,手工比拼是其次,让大人和小孩共同完成才是亲子活动的意义所在。就像我和儿子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过程和结果都会让我们很开心。”晓红表示,“即便孩子不能跟家长一块动手,但他在旁边看、听家长讲,也能增进感情。”

晓红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忙工作而忽略孩子的成长,与孩子的交流时间变少了。而学校既然布置亲子作业,家长就应把作业当成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与工具,使孩子认同家长,同时也建议幼儿园对孩子作业大加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快乐和荣誉感。

吐槽之音:

家长完成亲子作业,又难又无意义

王先生的女儿在幼儿园上中班。之前,幼儿园布置了一个制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业,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王先生从事商业,对手工制作一窍不通。“我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问孩子,孩子也说不清楚,只说老师要求用废旧材料制作。”王先生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有些好笑。

无法,王先生只有上网查找资料,问网友看教程,然后找各种材料,有些材料甚至还跑去很远的废品站寻找。“陆陆续续花了我两天的时间,可算是把模型做出来了。”王先生无奈的说,“但是,整个过程,孩子都没有办法参与,最终还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陆女士和王先生有这一样的烦恼,她说:“有一些手工作业真的是难为家长。上班的时候又苦又累,回到家还得绞尽脑汁做这做那。有时候,作业太难我都要熬到一两点才能完成睡觉。”

有些家长就表示,能理解学校的老师出发点是好的,想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力。但孩子的家庭作业基本都是家长代做,家长们不禁疑惑: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

专家意见:

家长更新观念,学校适当指导

幼儿园布置亲子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促进亲子间关系。首先,家长不应该有抵触情绪。因为这一活动能够使你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家长不应过多的重视结果,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哪怕做的粗糙一些也没关系。另外,现在的父母与孩子一起相处的时间很有限,也许只有幼儿园这几年才有亲子作业,等孩子年龄大一些了,家长想参与都很难了,因此家长们应珍惜这一交流互动平台。

其次,从学校方面说,这种手工作业要有个度,不能过于频繁。老师布置作业时,应考虑是否适合孩子实际能力和家长的承受力,也应把活动目的、希望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等细节向家长说清楚,避免家长过度参与,并适当给家长一些指导方法,否则只是布置任务却没有任何沟通和指导,家长不得其法,就会对亲子手工作业产生负面情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约翰·哈斯勒 浙财大开... 下一篇: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