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广西 > 武宣刷新广西建校新速度 210天建造好一所新学校

武宣刷新广西建校新速度 210天建造好一所新学校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1-03

■核心提示

7个月建成一所新学校,这样的速度你相信吗?

仅用210天,就把一片荒坡和一个旧鱼塘,变成占地59亩、拥有29个班1533名学生的新学校——这不是变魔术,武宣县的确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武宣县第四小学仅用了7个月时间,实现开工、竣工、使用的‘三个当年’,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值得各地学习,这刷新了广西建设学校的速度。”今年9月,在武宣县召开的全区“全面改薄”暨教育项目现场推进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说。

武宣县如何创下广西学校建设“神速”?近日,记者走进武宣,聆听背后的动人故事。

7个月建成一所新校

“去年2月8日我到武宣县报到,交接时了解到,有一所新学校计划在当年9月1日开学。”分管教育工作的武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韦付玲回忆武宣县第四小学的建设始末,感慨万千。

“我还以为学校已经建得差不多了。”韦付玲到现场一看,占地59亩的校址居然是一片荒坡和一个旧鱼塘。她心里打起鼓,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没有可借鉴的例子和方法,到底能不能7个月建成一所新学校?

随行的施工、监理等技术专家笃定地说:“理论上能行。”

“既然行、立马干,摸着石头也要过好河。”县委书记韦德斌、县长高贤斌表示。

去年2月17日,武宣县第四小学一期工程推进会召开。

去年2月19日,武宣县第四小学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去年3月19日让我记忆深刻。”施工方广西铭都集团公司总经理肖新伟回忆,那天晚上,春雨哗啦啦地下个不停,韦德斌、高贤斌和韦付玲分别撑着伞,打着手电筒,踏进泥泞的项目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他们走来。在详细询问工程推进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后,韦德斌对肖新伟团队承诺:“教育是千秋大业,若能如期完工,我请你们吃饭。”

“韦书记说话算话,建成后真的请了我们吃饭。”回忆起那顿饭,肖新伟依然激动。其实,他们在乎的哪里是一顿饭,而是感动于县委书记对项目的关心和浓浓的人情味。

之后,韦德斌和高贤斌经常不定期、不打招呼就出现在工地上,“他们节假日也来,有时晚上散步也过来看看,解决难题、检查进度、叮嘱安全,让弟兄们心里暖洋洋的。”肖新伟说。

“书记、县长作示范,谁还不拼命干呢?”韦付玲说,县委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规定4位县领导中,每天必须有一位到项目工地值班,碰到问题及时拍板解决;县委还要求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对教育项目建设大开“绿灯”,财政、国土、发改、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全县上下形成“我为教育出份力”的浓厚氛围。

“三个当年”创广西速度

武宣县第四小学一期工程计划投入2800万元,建设2栋5层连体综合楼以及操场、围墙、大门、绿化、电网、给排水管、路网等设施。

短短7个月建成一所新学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质量问题。“我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先盯质量,然后才是保进度。”韦付玲坦言,之前没碰到过工期这么紧的项目。但当规划、设计、科学的倒排时间表以及专家们的反复论证一一摆上案头,所有疑虑都解开了。

这注定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没想到项目一开工,就碰到长长的雨季,不仅延缓了工期,还给建设带来诸多困难,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

“整个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必须实行一小时报告制度。”韦德斌和高贤斌定下规矩,所有问题一小时内汇报完毕,拿出解决方案。大家都朝着共同目标努力,从上到下,一样睡不好觉、绞尽脑汁。

雨衣成为工地最经常的穿着。工人们每天穿着雨衣交叉施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运材料也一波三折。因为交通不便,运料车常常陷入泥潭,怎么办?大家想出了“二次运输”甚至“三次运输”的办法,当货车动不了时,铲车重新装材料接力,一车车材料如蚂蚁搬家似的被“衔进”了工地。

分段施工、分期验收,抢回了时间,也让监理代表没有节假日,每天24小时紧盯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从2月19日项目动工到建成,施工方肖总就没有离开过工地。”武宣县城投公司负责人陈甫宁告诉记者,肖新伟是武宣本地人,他把一家三口都接到简陋的工地里。

监理公司年轻的工程师黎祥也跟大家一样在坚守。210天里,他一次也没去看望外地的女朋友,只能靠通讯工具表达相思。

“我们将这所学校当成自家的房来建。”肖新伟说,因为带着这样的感情,有着这样的信仰和使命,大家在简陋的工地生活,相互照应,没有怨言,有的只是相互鼓励和一心一意把工作干好的信念。

5月30日,综合楼主体如期完工,为实现“三个当年”创广西速度奠定了关键一环。

执行力赢发展先机

“雨天一身雨衣,晴天一顶草帽,活脱脱的一个农民工。”这是工人们对县教育与科技局党组书记苏柳生的评价。

“苏书记有一次在工地上摔跤,把手机都摔坏了。”城投公司工程师赖福勇笑着说,工地太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原来,苏柳生是武宣教育部门该项目的负责人,天天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是他的“正业”。

“以前,看到建筑物都觉得硬生生的,而我们建设的综合楼是有生命的,看着它一天天在变化,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在长大。”苏柳生感触颇多。

苏柳生告诉记者,因为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县城人口激增,入学难、大班额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建设武宣县第四小学迫在眉睫。

去年9月1日,武宣县第四小学不负众望,如期揭开了美丽面纱。大气的教学综合楼、宽阔的运动场、被打造成文化长廊的漂亮围墙、鲜艳的红花绿草,954名学生和43名老师在新校园举行升旗仪式,一切景象都那么生动迷人。至今年9月,该校已形成拥有29个班、1533名学生的办学规模。

武宣县雷厉风行的作风彻底感动了众人。自治区教育厅主动为该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敲定武宣县2016-2017年教育项目。今年以来,该厅“砸”向武宣教育1.37亿元,后两个月还将追加1亿元。武宣人享受着从“上门找钱”到“钱砸上门”的喜悦变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美国诺奖得主这么教孩子:带孩子旅行逛书店 下一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