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重庆 > 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会在市教委召开

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会在市教委召开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0-29

10月27日下午,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会在市教委召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余果,市教委主任周旭、副主任牟延林等出席会议。在渝高校主要负责人、科研工作分管负责人、科研处处长,市财政局、市教委、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牟延林主持会议。

据介绍,本次会议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改革创新的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的成绩和问题,把握全市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全市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深化重庆市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全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国家和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周旭在会上作了全市高校科技工作报告,对近年来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总结,并就近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周旭指出,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原始创新突破的生力军,要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要勇于担当,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工作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

二是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工作定位。要坚持科教融合,坚持教学、科研“双轮驱动”,努力将科研的优势转化成人才培养的优势。要合理定位科研,根据科研基础,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科研定位。要正确认识科研价值,实现科技工作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增量提质,加强高校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培养、引进、流动”三方面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释放现有人才的活力。未来5年,将支持建设50个高校市级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市教委将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总量,提升创新平台质量,对获得国家及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励、提升为国家级和教育部创新平台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给予奖励或支持。加大对高职院校应用性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高职院校加入本科院校、科研院所的重大项目或研发团队。

四是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科技合力。要牢固树立需求导向意识,将科研方向转移到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来。要强化协同攻关,从个体封闭方式向开放协同转变,全面强化校内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和国际协同。要实现科技资源的集约和共享,集约使用科技资源,避免科技资源“碎片化”;建立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向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增强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能力。

五是应用为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全方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横向项目研究力度,切实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批科研项目,积极争取一批横向项目。多形式推动成果转化,鼓励采用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的方式去实现成果转化。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成果转化机构,成立机构、配备人员,做好服务工作。要积极落实国家和市关于成果转化的若干支持政策,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六是科学管理,提高科技服务保障能力。要全面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坚持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将科研质量和贡献作为科技评价基本原则,建立起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在评价结果运用上,要避免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加强科研工作过程管理,彻底改变科研“重立项、轻管理”的现状。

七是科技引领,推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落实好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师生创业,以众创空间建设为抓手,点燃高校创新创业激情,主动对接市场,积极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帮助孵化科技成果,助推师生创新创业。要积极落实学生休学创业,创业抵学分政策,教师在职和离岗创业的政策,形成鼓励师生创新创业的激励导向机制。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余果对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全面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和能力建设。发挥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吸纳更多的创新资源共同参与科技研发和市场转化,主动融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元协同创新机制,实现科教协同创新育人;解决好高校创新意识不强和动力不足问题,加强科技创新的正面激励,加大创新无为的约束力度,加强科技创新的价值引导,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放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充分利用重庆建立的科技大市场,及时了解和发布成果转化需求,借助专业机构的市场能力,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实现成果转化,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以众创空间建设为抓手,用科技和专业为引领,完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师生创新创业,并为创新创业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三是从严从实落实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加强战略谋划,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将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科技人才、项目、平台、成果转化等发展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从“统、放、管”三个层面落实科技创新的管理责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科技创新放在学校优先发展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尊重科技和教育的基本规律,营造良好氛围。

会上,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印发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以及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支持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等方面的文件。

成果介绍:

“十二五”以来重庆市高校科技工作成绩

“十二五”以来,全市高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科研自由探索相结合,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以人才和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成果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狠抓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协同创新,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14年,重庆市高校科技活动人员(不含人文社科类、不含军校)达1.96万人,拥有高级职称以上的7461人,较2010年分别增加19.9%和24.6%。其中,两院院士9人,占全市的75%;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0人,占全市的81%;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40人,占全市的56%;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7个,占全市的67%。“十二五”期间,新增院士1人、特聘院士17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新世纪优秀人才67人、重庆高校创新团队45个。

二、创新平台更加完善

截至2014年,全市高校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3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0个;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0个,基本形成符合高校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需求的创新平台体系,成为区域行业或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开放、联合和共享的运行机制。

三、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十二五”以来,高校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38项目,其他1项;累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7项。2014年,第三军医大学牵头完成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代谢性血管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重庆市直辖以来首次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重庆科技学院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转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研究,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重庆市首次有市属高校获得特等奖。2015年,重庆文理学院新药创新团队在第四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此外,高校累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7项。

四、“2011计划”成效显著

初步完成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规划布局,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8个。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7名。市级已投入6700万元,择优支持8个建设绩效良好的协同创新中心。目前,一些创新中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重庆大学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已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了14个创新团队,在电动车整车控制、NVH、高效环保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汽车热系统、铝合金、镁合金零部件等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重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发与产业基地做出积极贡献。

重庆邮电大学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在南岸区茶园电子信息产业区设置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从5G理论和标准研究、智能终端芯片研发、智能手机方案研发、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到物联网、车联网等行业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生态链。

重庆理工大学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九龙坡区政府联合建立“重庆理工大学九龙科创中心”和“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与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共建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培训中心,原创性成果“基于测量基准时空转换技术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已小批量生产。

2014年择优支持的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也初现成效。

西南政法大学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受委托完成195件地方性法规、176件市政府规章、11000多项市级行政权力清单的清理,747件市政府及其部门涉企规范性文件评估,4部地方性法规规章起草工作。

重庆医科大学微无创医疗原创大型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新增重大科研任务40项、国家级人才4人、硕士、博士授权点2个,发表SCI论文近300篇,成立了世界微无创医学学会,创刊《国际微无创医学》杂志,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微无创医学新方向。

重庆交通大学长江航运工程与智能航道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连续滩险整治技术、库区变动回水段港口码头建设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长江经济带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重庆文理学院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柔性引进1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全职引进24名专家、博士,研发的新型银纳米线柔性触摸屏,已经测试并成功装配出第一批手机,为重庆市笔电/平板显示器产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五、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在渝高校围绕重庆“6+1”支柱产业和“2+10”战略新兴产业,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重庆邮电大学的“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成果,提出的标准1项被国际电联采纳,8项作为我国电信运营商进行产品选型的依据,形成的系列化产品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1.7亿元,为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做出突出贡献。

重庆理工大学以“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系列试验技术”系列专利技术入股,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华创风险基金)、苏州凌创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成立“重庆理工清研凌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该成果产业化,一年来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元。

西南大学的“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创建了世界最大的柑桔良种无病毒原种库,构建了适应我国柑桔产业发展的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应用技术覆盖率85%,新增产值77.8亿元。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2项,国家工法1项,软件著作权4项,成功应用于1142座山区拱桥的建设与维护,产生了9.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环保效益。

重庆工商大学研制的TY-II透平油机系列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早期森林火险灾监测与预警传感网技术及应用产品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重庆科技学院“大型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及核心装备”获17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PCT专利,牵头制定出《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参编制定2项行业标准,在国内外36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推广应用。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解决了汽车白车身焊装夹具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关键技术,企业增值约2000万元,学校技术收入近200万元。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17项,农作物新品种13个、无公害农药新品种14个、饲料新品种161吨、新兽药800件,共为移民直接增收3100万元。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技术创新,2014年获专利授权141项。“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校建成立各类产学研合作机构和联盟259个,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298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519项,转让金额约7.5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5上半年福建泉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编制... 下一篇:贵州六盘水市第二届全民科学素质知识大赛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