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泰州姜堰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手指上的阅读”活动纪实

泰州姜堰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手指上的阅读”活动纪实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0-27

为孩子插上遨游书海的翅膀

全民大阅读时代,如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一直是学校教育研究的方向。

“不仅仅是简单的浅阅读,或者是记忆性阅读,而是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灵感的深层次阅读。”姜堰区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校长陈志峰认为,阅读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2012年夏天,姜堰区实验小学城南校区正式对外招生。三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倡导“手脑联盟”式的阅读方式,并成功开发了“手指上的阅读”课本教材,为孩子们插上了遨游书海的翅膀。

从不喜欢阅读到爱上阅读

2013年春学期,姜堰区实验小学城南校区一个二年级学生读完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和家长一起完成了一幅贴画作品,用碎布、海绵纸等材料再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主人公背倚大西瓜看月亮的场景,并带到学校展示给同学、老师看,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

“看到这个作品时,不仅是孩子们,作为老师也很惊奇。”该校语文老师周小娟介绍,当时班里好多学生都觉得有意思,回家看《没头脑和不高兴》,并做了不同场景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受学生们的启发,学校9名语文老师开始研究,怎么让课外阅读与手工相结合,让孩子们爱上阅读。”陈志峰说,学校特意开办了社团,给孩子们买了一些儿童绘本让大家阅读并制作手工,开始了“手指上的阅读”方式的探索。

起初,学校推动过猛,给社团下了硬任务,每周每个学生要出一个精品。

“孩子被逼着做手工,要精品,在校时间不够就带回家做,家长抱怨孩子在家玩手工,不写作业。”周小娟回忆,那段时间,不仅学生、家长,老师压力也大。

“意识到问题后,我们转变了观念,给孩子们自由的空间,看书后愿意做手工就做,不下任务。”陈志峰介绍,2013年秋学期,社团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孩子们将自己阅读的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及有趣的场景,通过剪贴、描摹等方式,自由发挥,不管作品好差,只要完成就会得到老师的奖赏。

慢慢地,学生们越来越爱上“手指上的阅读”课程,完成作品后会相互传阅、欣赏。该校老师们通过一年的观察,以“儿童喜爱的名著”和“名著塑造的儿童”两个条件为出发点,筛选出60本(套)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手指上的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上了‘手指上的阅读’课程后,我儿子确实比以前爱读书了。”三年级学生赵思缘的妈妈表示,开始她很反感学校开设这样的社团,觉得是“玩物丧志”,没想到一学期下来,儿子竟爱上了阅读,每天回来就说谁又看了什么书,完成了什么作品,他也想看那个书。

“‘手指上的阅读’形式新颖,又动脑又动手,确实大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陈志峰说,学生之间也有个阅读“圈子”,会相互影响,相互推荐,共同交流,轮流买书,读得不亦乐乎。

从“快餐式”阅读转向“营养式”阅读

“每学期各年级都有推荐书目,要求一学期内要读完,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只是吸收到多少难保证。”六(2)班语文老师刁双林解释,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也会抽空看书,但都是囫囵吞枣,浮躁地看完后仅能记住大概的故事情节。

“手指上的阅读”方式不同于“快餐式”阅读,对阅读要求更高,需要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再创造制作出人物或场景。“更多地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这就需要沉下来,慢慢品读。”刁双林认为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让孩子学会阅读。

刁双林的观念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六(2)班学生杭新宇的妈妈朱秋月对此深有同感。“新宇以前看书特别快,半天不到就能翻完一本。”朱秋月介绍,儿子每看完一本书,她都会抽问些书里的内容,十之八九都回答不上来。

朱秋月说,现在,杭新宇阅读时特别认真,慢慢“咀嚼”,偶尔还会托腮思考,实在想不通还会拿着书问这问那。“新宇的阅读内容从原先追求量的堆积转变成量质并举。”

看学生们读书热情越来越高,去年,该校专门开设了“手指上的阅读”课程。“每周一节课,每个年级都有。”陈志峰介绍,为方便上课,学校10多名语文、美工、劳技老师还编印了简单的“手指上的阅读”课本教材。

“他们越往前走,道路越凹凸不平,两旁的原野也越来越荒凉,几乎看不见一座房屋……”这是《绿野仙踪》中的一个场景描写,大家听完什么感觉,会不会有点害怕?我们应该通过表面的“景语”了解其背后的“情语”。“手指上的阅读”教材里有很多类似的案列。

“‘手指上的阅读’不仅仅是读书,做手工,也结合了语文教学。”刁双林说,将枯燥的讲解和酷炫的手工相结合,这种“文我”互动,不仅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营养”。

陈志峰介绍,今年,该校将进一步完善“手指上的阅读”课本教材,从儿童绘本、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方面分类,形成一至六年级的系列教材。

从知识汲取到综合能力提升

通常,阅读是个体的事。一个人拿着本书,细细读,慢慢品。这个阅读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气质、修养。

“‘手指上的阅读’不仅仅能提升自我,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陈志峰说,这些能力培养是简单阅读完全不能媲美的。

在“手指上的阅读”教室转了一圈,白雪公主、小猪唏哩呼噜、大林和小林等鲜活形象挂满了墙壁。记者的第一反应是真好看,五颜六色的作品很吸人眼球。再仔细看,有点佩服孩子们的脑瓜子,铁丝、丝瓜络、毛线、蛋壳、黄砂、棉絮、泡沫、贝壳……什么都能当制作材料。

“这个白雪公主是四(1)班全体师生耗时一个月共同完成的,长1.8米,宽0.75米。”陈志峰指着裱好的作品介绍,白雪公主的纱裙是孩子们一针一线缝上去的,七个小矮人的衣服都是学生家里的旧衣坏衣剪下来的,头发是破旧洋娃娃上截取的。

“孩子整天盯着家里的旧物,我只要一扔东西,他就捡起来说不能扔,也许下次做手工会派上用场。”黄冬梅笑说儿子赵思缘都快变成“捡垃圾”的了,家里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统统被他回收了,车库里他的“材料”装了两箱子。

有一次,赵思缘做《不一样的卡梅拉》里的一个场景,母鸡卡梅拉的嘴巴一时没想到用什么替代,他妈妈建议用白纸涂色粘贴上去,小家伙说这样作品立体感不强,而且易坏,坚决不同意。在材料箱里左翻右找,最后盯上了餐桌上的柠檬。“硬拉着我剥柠檬皮,还要用电吹风吹干,折腾了好久。”黄冬梅说,最后作品完工后,一家人都很满意,对小孩的吹毛求疵也就能理解了。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课堂上,有人用凝固的胶水做出狮子含着的眼泪,表现出狮子的惭愧;有的用点点棉絮点缀出空中漂浮的白云;还有人将黑白纽扣当做动物眼睛……“学生之间交流作品,也会互相提供建议,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效果更好,谁缺什么材料,家里正好有的会主动提供,没有地也会帮着找。”陈志峰说,这样的阅读方式完全超越了自我阅读,是大家在共同成长,共同分享。

一直以来,该校对“手指上的阅读”作品都没有什么评价标准,只要大家能看懂这个作品就算成功。为更清晰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提升阅读能力,该校计划形成一套多元评价体系,分级检验“手指上的阅读”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少年弑师案拷问管理和教育之失 下一篇:姜堰东桥中心小学:老师在探寻并实践“课堂...